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执业医师

医师科普|全面解析血酮与酮体:健康监测与调节指南

2024-10-13 06:00:00
执业医师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预约提醒
获取验证码
《隐私政策》《优路用户协议》

在探讨健康与疾病的复杂交织中,血酮与酮体作为体内代谢的重要指标,其动态变化往往预示着身体的健康状况。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深知,对于广大关注健康的人群而言,了解血酮及酮体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特别整理了关于血酮与酮体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生理过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监测和维护自身健康。

 

一、什么是血酮、酮体

血酮即血液中出现的酮体,而酮体则是脂肪酸在肝脏内正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同葡萄糖一样,酮体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被大脑利用,在葡萄糖缺乏时可以代替葡萄糖为机体供能,是人体在饥饿状态下的重要能量来源,通常在饥饿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时会增加。

正常人血液中酮体含量少,当某种生理状态 (如饥饿、禁食、严重的妊娠反应)导致体内糖供应障碍,或病理状态(如糖尿病)胰岛素急剧缺乏而使体内糖利用障碍时,脂肪酸就会成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肝脏内大量氧化生成大量酮体。后经血液转运至肝外组织(如心、脑、肌肉)利用。

 

二、影响血酮的因素

血酮受多种因素影响均有可能导致异常波动,如饮食、药物、运动、疾病等

1.饮食因素:当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降低时,身体因缺少葡萄糖,转而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继而产生酮体;而当摄入过多酸性食物影响体内碱性的体液平衡,也会影响到酮体的水平;此外,当身体摄入过多的酒精时,会抑制肝脏的功能,影响其对酮体的处理能力。

2.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如皮质类固醇和抗癫痫药,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酮体的产生增加;部分降糖药物能够促进尿液排泄葡萄糖,可能造成人体低能量状态,进而引起轻度酮体升高。

3.运动因素:剧烈的运动会导致身体能量的需求增加,从而加速脂肪的分解而产生酮体;若运动时间过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也会影响血酮的产生。

4.疾病因素:部分疾病因其病理机制等原因,也会影响血液中酮体的水平,如糖尿病、消化吸收不良、感染性疾病等。

而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体内大量堆积时也会引起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就是较为常见的病理性酮症状态。

 

三、血酮过高的危害

1.酮症酸中毒:血液中酮体过多,导致血pH下降,出现酸中毒症状,如呼吸急促、头痛、恶心、呕吐等;

2.脱水:酮体在尿液中排出,会带走大量水分,导致脱水;

3.肾脏负担加重:高血酮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

4.神经系统问题:高血酮会影响神经系统,引起头痛、昏迷等症状;

注意:不是只有糖尿病酮症患者才会出现血酮水平升高,以下情况也会导致血酮升高。

1.胰岛素治疗不当:未经治疗、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用量不足的1型糖尿病;

2.血糖控制不佳:随机血糖≥13.0mmol/L;

3.重症感染:如肺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感染,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以及阑尾炎、腹膜炎、盆腔炎等;

4.严重应激: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外伤、大手术、麻醉及严重的精神刺激等特殊应激情况时;

5.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苯乙双胍等;

6.特殊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病、肢端肥大症及胰升糖素瘤等;

7.妊娠期间:尤其在妊娠后半阶段常规检测;

8.饥饿:长期饥饿,出现低血糖时;

9.大量摄入葡萄糖:口服或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后;

10.特殊体征:(1) 多尿、口干、多饮加剧,尤其伴疲劳、食欲不振、视力模糊等不适时;(2) 发热、四肢无力等全身不适症状时;(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4)深大呼吸,伴烂苹果气味等症状时;(5)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或烦躁、神志渐恍惚,甚至谵妄、嗜睡或昏迷等。

 

四、酮体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起自身的特殊性,相较于正常人,平时应更加警惕酮体的变化,如若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检测酮体:

1.急性疾病;

2.情绪紧张;

3.血糖持续升高(>16.7%mmol/L);

4.妊娠期间;

5.有酮症的任何症状

血酮问题不容忽视,血糖平稳是血酮稳定的重要条件。

 

五、调节建议

1.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长期饥饿或禁食。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米饭、面条、全谷物、苹果、香蕉、梨等)、脂肪(橄榄油、鱼油等)和蛋白质(鸡胸肉、鱼、豆腐等)等营养素,以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

2.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多样化、合理的运动计划,应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和代谢失衡。

3. 疾病治疗:

对于糖尿病等需要关注血酮水平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控制血糖水平以预防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4.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酮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疗。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我们不难发现,血酮与酮体作为体内代谢的重要产物,其变化不仅反映了身体的能量代谢状态,更是多种疾病的重要预警信号。

 

(文章来源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获益,提高对血酮及酮体的关注度,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疾病积极治疗以及定期监测等措施,有效维护血酮水平的稳定,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