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执业医师

医师科普|如何有效预防炎症性肠病: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2024-10-13 06:00:00
执业医师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预约提醒
获取验证码
《隐私政策》《优路用户协议》

在探讨消化系统健康的广阔领域中,炎症性肠病以其复杂的病因、多样的临床表现及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健康挑战。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深知,对于广大患者及关注健康的人群而言,深入了解炎症性肠病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血,长期反复的发作可导致消瘦和贫血等,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肠道大出血、肠梗阻、穿孔、癌变等并发症,甚至不得不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关于炎症性肠病的那些事儿。

一、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较为公认的是遗传、环境及免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等,合并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大出血、肠梗阻等)的重症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者,还需进行手术治疗。然而目前西药诱导缓解率尚不理想,且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较多,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面临原发和继发失应答率高、机会性感染、肿瘤风险增加的风险。中医中药因其多靶点、副作用少的特点在防治炎症性肠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美沙拉嗪无效、激素无效或激素耐药、联合生物制剂等效果不理想的炎症性肠病,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中医中药外治法丰富,通过中药灌肠可以让药物直达病所促进肠黏膜修复。艾灸、穴位贴敷、中药膏膜、耳穴压豆可以提高人体正气、改善肠胃功能,治疗的同时还有保健的功能。

 

三、炎症性肠病的预防和饮食建议

有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与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关系密切。高糖、高脂饮食、肉类食物、低纤维食物可明显增加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风险;反之,蔬菜、水果、多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鱼肉、谷物、坚果则能够降低其发生风险。此外,工作生活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劳累等也可以影响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适当增加一些水果、蔬菜、高纤维食物,避免精细加工及油脂重的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生活习惯。处于缓解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平时进食水果时需要去皮,活动期的患者饮食请遵医嘱。

 

四、炎症性肠病的日常保健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穴位按摩起到调节胃肠功能、温经通络的作用,常用的穴位包括:中脘、天枢、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脾俞、肾俞等,也可配合艾灸进行。在代茶饮方面,也可选用生薏苡仁、茯苓、荷叶、茵陈、生麦芽、马齿苋、败酱草等药物,健脾化湿、疏肝消食,增强人体消化系统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希望能提高大众对炎症性肠病的了解,正确认识炎症性肠病,关注炎症性肠病人群。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的本次分享,我们期望能够提升公众对炎症性肠病的认知度,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降低疾病风险。同时,我们也鼓励患者及家属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综合运用中西医优势资源,共同对抗炎症性肠病。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守护肠道健康、促进全民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