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医师科普|如何应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症状、诊断及治疗策略

2024-10-18 14:28

在女性健康领域,卵巢作为重要的生殖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女性的生育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当我们谈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与卵巢早衰时,许多朋友或许会感到困惑,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异同?

 

今天,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将带您深入了解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知识,揭开它与卵巢早衰之间的神秘面纱,同时分享应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有效策略,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发育并形成可受精卵母细胞的能力,此能力取决于卵巢储备始基卵泡的数量和质量。若卵巢内可募集的卵泡数量减少或卵母细胞质量下降,配子生成功能下降,可致生育能力下降,即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这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患者抽血化验后,结果可呈现为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降低、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等现象。如果是做B超检查,可能会发现窦卵泡数量(AFC)减少。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分为高龄相关的生理性下降和与年龄不相符的病理性下降两种。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相关的概念有卵巢早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低反应等。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前出现闭经、卵泡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展的结局。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卵巢早衰的诊断存在年龄限制,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根据异常的卵巢储备功能参数来进行诊断的,没有年龄限制。举例来说,40岁以上的女性可能被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但不会被诊断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早衰。所以,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等于卵巢早衰。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遗传、自身免疫、感染,以及医源性因素,如有妇科手术史、放化疗史等。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以及生活压力大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信号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症状表现主要有生育力降低、月经紊乱,以及性激素紊乱的相关症状。

生育力降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不育、早期自然流产、反复流产等症状。

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初期,患者仍能自然排卵,但怀孕的概率较正常女性下降,而且容易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染色体畸变。

月经紊乱的表现,不一定发生在所有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身上。患者可以有规律的月经,但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周期特别长或特别短、经期延长、经量时多时少等。

性激素紊乱的相关症状有潮热盗汗、排卵异常、失眠多梦、心脏不适、骨质疏松等,跟女性更年期的症状相似。

通过抽血化验并结合患者的年龄因素,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情况。当患者的检测结果与以下任何一项相符时,就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AMH<1.1ng/ml,两侧卵巢里的卵泡数量加起来不到5枚,连续两次月经周期抽血检查FSH≥10IU/L。此外,3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积极尝试备孕超过6个月仍未成功妊娠,就要尽早进行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检测。

 

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者支招

不推荐月经规律的未婚未孕育龄期女性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以免造成恐慌焦虑的心理。有高龄(>35周岁)、遗传、医源性因素等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高危因素的女性,可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在特殊情况下,这些女性可以考虑进行卵巢生育力保存。

那么,已经确诊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女性可以生育吗?答案是可以。

性激素治疗

月经不调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女性可以尝试性激素治疗。性激素治疗的原理是利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模拟人体正常的生理周期。药物可以使患者月经规律,避免异常出血,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但在提高生育力方面效果不明显。

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

有生育需求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女性可以接受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即通过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实现生育愿望。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基本原则是补肾,因为肾主生殖。患者口服中药或中成药,可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另外,中医针灸也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他治疗

其他干预方式包括补充维生素D、脱氢表雄酮(DHEA)及辅酶Q10等。现有研究证实,这些干预方式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益处。

 

综上所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与卵巢早衰虽有关联,但并非同一概念。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表现多样,包括生育力降低、月经紊乱及性激素紊乱等。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无需过度恐慌,而应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无论是通过性激素治疗、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还是中医药治疗及其他干预方式,都有助于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于健康中国)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将持续关注女性健康话题,为您提供更多科学、实用的健康资讯,愿每位女性都能拥有健康、美丽的卵巢,享受幸福人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