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科普|斜颈的早期症状和治疗:如何正确预防斜颈
在健康知识的浩瀚星空中,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藏着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关键。今天,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将带您深入了解一个或许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但往往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斜颈。
想象一下,那个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歪头杀”表情图片,其实背后隐藏着斜颈这一病症的真实写照。斜颈,这个以歪头、转下巴为主要表现的症状,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外观形象,更可能潜藏着深远的健康隐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斜颈的神秘面纱,了解其类型、危害及治疗方法,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斜颈有4种常见的类型
斜颈的表现较好分辨,但病因却非常复杂。根据病因不同,斜颈分成不同的类型,常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肌性斜颈 新生儿即可以发现的肌性斜颈,它是由胸锁乳突肌病变导致,是常见的斜颈类型。因为产伤、宫内窘迫等因素,导致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继而出现斜颈。
瘢痕性斜颈 此类斜颈是由于外伤、烧伤后出现瘢痕引起颈部牵拉,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对于此类斜颈,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
痉挛性斜颈 肌肉功能亢进会导致肌肉异常抽动,类似于抽筋,也会导致斜颈的出现。治疗此类斜颈主要是针对亢进的肌肉注射肉毒毒素,达到放松肌肉、缓解斜颈症状的效果。这个治疗方法属于微创,可迅速见效。
神经性斜颈 颅内病变或者周围神经功能异常继而导致肌肉功能异常,出现斜颈。寻找病因、治疗神经性疾病是治疗这类斜颈的关键。
此外,还有骨性斜颈、视力听力性斜颈和药物性斜颈等类型。
长时间斜颈危害很大
斜颈的危害不仅仅是影响外观,长时间斜颈还会导致复杂的继发疾病,甚至严重影响健康。以常见的肌性斜颈为例,它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分为3个阶段。
新生儿出生后就出现斜颈,逐渐出现典型表现。例如,头歪向患侧,下巴转向健侧肩膀,颈部活动受限。此阶段的影响还只局限于颈部。
5岁左右开始,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大,因为此时的肌肉力量不对称,持续的压力会导致颅骨重塑,表现为斜头畸形、面部偏侧发育不全。所以,斜颈患者的手术治疗一般都是在5岁前进行,晚于这个时间,就可能出现面部畸形了。
成年后,斜颈会导致患处邻近肌肉骨骼结构的代偿性变化,如患侧肩部抬高、继发性脊柱畸形等。脊柱畸形可能导致颈椎病等一系列问题,会影响健康及功能。
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斜颈的发生率并不低,是第三大常见的先天性肌肉骨骼疾病。斜颈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来看,斜颈的原因与生产环节的外伤、宫内发育的异常都有关系,而这些因素都很难通过日常生活预防。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它束手无策,以下几点做好了,即使不幸发现了斜颈,也能把损害降低。
重视早发现和早治疗。如果患儿1月龄开始治疗,不做手术,可能1个月就治好了;如果患儿6月龄再开始治疗,可能半年才能治好;如果患儿1岁以后才开始治疗,也许只能做手术才能治好。
早期保守治疗效果好。1岁以内患儿的斜颈不需要手术治疗,通过非手术方法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推拿、牵伸、运动疗法、物理疗法、针灸、中药热敷、佩戴矫正支具、软组织松动术和家庭训练等。
手术治疗时关注微创。超过1岁、仍然存在斜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了。目前,在注重手术效果的同时,能兼顾颈部美观,进行微创化治疗也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重点。
总的来说,斜颈并不少见,但好在斜颈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辨认,早发现、早治疗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如果是成年人的斜颈或者是患者的斜颈情况比较复杂,就需要更复杂一些的治疗方法了。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不难发现,斜颈虽看似简单,实则病因复杂多样,影响深远。从新生儿到成年人,斜颈都可能悄然发生,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但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斜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不再是难题。
(文章来源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始终致力于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身健康。面对斜颈,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无论是通过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干预,我们都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争取早日康复。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斜颈等儿童常见疾病的关注与预防工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