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科普|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速,骨质疏松症这一隐形杀手正悄然威胁着无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作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不仅让患者饱受骨痛之苦,更可能因骨骼脆弱而引发严重骨折,进而影响其整体健康与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的成因、症状、易患人群以及科学的治疗方法,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特此推出专题,旨在普及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助力老年人健康养老。
什么是骨质疏松
定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分型: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主要发生在女性绝经后的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2.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亢、甲旁亢等)和(或)药物(如激素等)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
1.骨痛: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甚至可能感到全身骨骼疼痛;
2.脊柱变形:由于椎体慢性压缩,患者可能会出现身高变矮和驼背等脊柱畸形;
3.易发生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即使是轻微的外伤或日常活动也可能引起;
4.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胸腰椎、髋部、前臂远端等 ;
5.骨折后的致残:骨折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容易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
6.生理和精神影响:由于疼痛和身体形态的变化,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 ;
7.乏力:患者容易感到疲劳,劳累后症状加重,负重能力下降 。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
年龄超过50岁的绝经女性、母系亲属有骨质疏松骨折病史、低体重、吸烟、嗜酒、过度咖啡摄入、缺乏体力活动、制动、卧床、营养失衡、蛋白摄入不足、钙和维生素D缺乏、缺少光照、性腺功能低下(过早绝经)、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等人群是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
如何诊断
1.如果轻微外力就发生骨折,考虑已经有重度骨质疏松症;
2.对于没有骨折的中老年人,临床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和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XA 测量的结果。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治疗
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
一、基础治疗
1.加强健康宣教,知晓骨质疏松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
2.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如牛奶、豆制品、鱼类、蔬菜、虾皮、虾米、猪牛羊骨、芝麻酱、蛋类、核桃、花生、坚果等;
3.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充足的阳光照射,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4.身体条件允许时合理锻炼,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和负重训练,如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5.吸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不要过量饮酒,建议戒烟、避免酗酒;
6.避免长期服用可以增加骨量丢失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
7.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是由跌倒引起,所以预防跌倒很重要;
8.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收到效益。
二、药物治疗
1.基础治疗药:钙剂和维生素D;
2.抗骨质疏松药物:抑制骨吸收药用于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活跃所致的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雷洛昔芬、鲑降钙素、依降钙素等。促进骨形成药用于成骨细胞活性减弱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如特立帕肽等。双重功能药,兼用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功能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包括雷奈酸锶、依普黄酮等。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其预防与治疗需从多方面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适量的运动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减缓甚至逆转骨质疏松的进程。
(文章来源于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将持续关注骨质疏松领域的新进展,为广大读者提供实用的健康资讯。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让夕阳红更加灿烂夺目!
郑重申明:
本篇文章中的治疗方式和案例仅适用于科普。未经专业医师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篇文章中的治疗方法。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