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医师科普|疱疹性咽峡炎全面解析: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024-09-05 16:19

在温暖的季节里,孩子们的笑脸如同绽放的花朵,然而,一些不期而遇的健康问题却可能悄悄威胁到他们的快乐与健康。疱疹性咽峡炎,这个由肠道病毒引发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正悄悄地在孩子们中间蔓延。

 

它不仅让孩子们饱受发热、咽痛之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家庭带来不小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疱疹性咽峡炎,从它的病因、传播途径到临床表现,再到如何有效预防,为您的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胃肠道(粪一口)、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孩子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孩子多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心肌损害等。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为高热,亦可高达40 ℃以上,可引起惊厥,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述头痛、腹痛或肌痛。

疱疹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 mm,数目多少不等,1~2 d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通常发热2-4天时间,疱疹一般发病3天以后逐渐减轻,痊愈需要1周左右时间。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如有此种种症状,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勤洗手

饭前便后须洗手,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或者洗手液清洗手部,持续时间至少20秒。

2、少接触

尽量避免与有疑似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在病毒流行季期间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密闭公共场所。

3、常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常接触的表面,如衣物、玩具、餐具、门把手等,保持家中清洁。

4、多通风

家中或公共场所窗户每日需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

5、使用个人餐具

用餐时尽量使用个人餐具或者公筷和公勺,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

6、多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

 

温馨提示

1.疱疹性咽峡炎为非法定传染病。但也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多孩的家庭,不止要消毒,更要注意孩子之间的隔离,尽量不与没有感染的幼儿接触,就算痊愈后也要做好卫生消毒,建议居家隔离一周后再返园,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2.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疱疹性咽峡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疾病,实则对孩子的健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但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将它拒之门外。

 

勤洗手、少接触、常清洁、多通风、使用个人餐具以及适量运动,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却是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扰的关键。同时,作为家长,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让我们携手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文章来源于吉林市儿童医院官方公众号)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将持续关注儿童健康领域的新动态,为您提供更多实用的健康知识和育儿建议。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