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中心疾控提示:生食海鱼感染寄生虫的防控措施

2024-05-16 18:00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更加关注食物背后的健康话题。而生食海鱼是否会感染寄生虫,始终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如何确保生食海鱼的安全性,已成为不少海产爱好者心中的疑问。

 

生食海鱼,到底会不会感染寄生虫?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每一个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直接关乎到大家的生命健康。鱼类,作为我们日常获得优质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其质量安全更是备受重视。

 

提起鱼类的寄生虫,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淡水鱼中的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对于海鱼中的寄生虫就不甚了解。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海水、淡水渗透压不同,寄生虫无法生活在海水中,因此海水鱼体内没有寄生虫存在。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类似于鳕鱼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鱼体内到底有没有寄生虫?

 

先说结论:生食海鱼还是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实际上海水中的寄生虫有上千种。其中最常见的且能感染人的,就是异尖线虫了。

 

异尖线虫是海兽胃线虫的俗称,分布广泛,世界各大海域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足迹”。幼虫呈黄白色,圆柱形,体长1-3cm不等,不仅可寄生于大马哈鱼、鳕鱼、大比目鱼、鲱鱼、鲭鱼等多种鱼类,乌贼等海产软体动物也难以幸免。成虫形似蛔虫,雄虫长约3-9cm,雌虫约6-10cm,主要寄生在鲸、海豚、海豹、海狮等海生哺乳动物体内。

 

在适宜的海水环境下,虫卵孵化发育为幼虫,第二期幼虫被海水中甲壳类动物(第一中间宿主)如磷虾等摄食后,在甲壳类动物血腔内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其具有感染性。含幼虫的甲壳类被海鱼或海洋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后侵入中间宿主的体腔或肌肉,海洋哺乳动物(终宿主)捕食第二中间宿主后,第三期幼虫在海洋哺乳动物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完成生活史。这样看来,异尖线虫的生活史似乎并不需要我们人类参与其中,那人又是怎么感染的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吃进去的。人的感染途径主要因食用了未经加工或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三期幼虫的海鱼。感染后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的各部位,也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依据寄生部位可分为胃异尖线虫病、肠异尖线虫病和胃肠外异尖线虫病三种,以胃异尖线虫病居多。若是不幸感染,快则数小时内,慢则一周后就会出现相关症状。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不同于常见的粪便中查虫卵的检测方式,由于人类并非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幼虫不能在人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继而排出虫卵。所以检获异尖线虫幼虫仍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在针对未发现幼虫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辅助诊断。

 

目前尚无特效驱虫药物。虫体寄生在胃肠道时,仍以纤维内窥镜取出虫体为主要治疗方式。

 

俗话说,防胜于治,对于在海洋鱼类中常见存在的异尖线虫,我们又该怎么预防呢?

1.煮熟法,通常情况下55℃加热10-60秒或60℃加热数秒即可将异尖线虫杀死。

2.冷冻法。为了保证鱼肉的食用价值,欧盟建议在-20℃下冷冻至少24小时候可食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鱼肉应在-20℃下冷冻至少7天或-35℃下冷冻至完全变硬后,再保存超15小时可确保幼虫死亡。此外,要加强海产品的严格检疫,禁止被污染的海产品进入市场。

 

还要提醒大家:酱油、白酒、醋、芥末等调料并不能杀死异尖线虫的幼虫。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 孙家辉、周丹丹、卢艳、王强 供稿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新闻网)

总之,对于海鱼中的异尖线虫,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由于目前尚无特效的驱虫药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或冷冻杀灭寄生虫幼虫,我们可以安全地享用美味的海鱼。希望每一位海食爱好者都能负起责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障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