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执业医师

医师科普|春季养肾全攻略:肾虚症状、中医养肾方法及常见误区

2025-03-19 17:58:12
执业医师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预约提醒
获取验证码
《隐私政策》《优路用户协议》

在优路教育执业医师培训栏目,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广大学员提供全面、深入的医学知识与健康养生指导。随着春季的到来,万物复苏,人体也迎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是调养身体、唤醒内在活力的好时机。然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与节奏往往与自然规律相悖,导致肾阴亏虚等问题频发。因此,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春季肾虚的症状、中医养肾的方法以及常见养肾误区,帮助大家在这个季节里更好地养护肾脏,为全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执业医师科普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此时天地阳气升发,人体气血外达体表,内在脏腑却相对空虚。中医五行理论中,肾属水主封藏,肝属木主生发。春季肝木旺盛易耗伤肾水,加之现代人熬夜、用脑过度等生活习惯,更易导致肾阴亏虚。

 

肾虚的四大症状您有中招吗?

1、失眠多梦、入睡困难:肾阴不足则心火偏亢,形成"水火不济"的情况;

2、腰膝酸软、足跟隐痛:腰为肾之府,肾精亏损则骨髓失养;

3、发质脆弱、脱发增多:肾其华在发,精血不足则毛发失濡;

4、神疲健忘、畏寒肢冷:肾阳虚弱则推动温煦功能下降。

 

中医养肾:动静结合,内外兼修

运动导引,激活肾气 :八段锦重点练习“双手攀足固肾腰”,俯身时意念聚于命门穴,刺激肾俞、委中穴,配合逆腹式呼吸,每日清晨练习。

肾经拍打操:晨起空心掌从涌泉穴沿内踝拍打至大腿根部,左右各10次,后搓热双手搓肾俞穴,促进气血循环。

饮食调养:黑入肾,食补精,春季应选择富含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和全谷物,同时减少盐分的摄入,慢性肾病患者需限制高嘌呤食物(如春笋、香椿),以减轻肾脏负担。

五音安神法:上午7-11时是一天中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的,这时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受着外界的感召,此时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如古琴《梅花三弄》)可促进肾中精气的隆盛;傍晚17-19时是肾经当令,聆听羽音曲目(如古琴《流水》),配合按压太溪穴,调和肾气。

耳穴压豆:取神门、肾、心、皮质下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次,每次3-5分钟,晚上睡前再按压一次,可宁心安神,改善失眠。

起居与防护:顺应天时,防病为先,春季顺应阳气生发,早睡早起,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肾气恢复 ;午间小憩配合按摩耳廓+鸣天鼓,先从下到上按摩耳廓30次,然后用手掌心压住耳廓,再用食指压到中指上面弹压风池穴敲30下,感觉像敲鼓一样,可缓解头晕耳鸣。

防寒避感:春季乍暖还寒,重点护头颈、腰腹,如外感风寒应尽早治疗,避免感冒诱发肾病。

 

常见养肾误区与科学应对

误区一:盲目壮阳,肾虚需分阴虚阳虚,误用温燥药物可能加重症状,如需服药请遵医嘱,切记乱用。

误区二:忽视小病,感冒可诱发肾炎,需及时治疗。

误区三: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肾脏细胞会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宜选择八段锦、散步等,控制出汗量,同时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

肾脏养生贵在顺应天时。正如《养生论》所言:"春宜调畅,夏当宣泄,秋须收敛,冬必封藏"。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通过系统调理唤醒沉睡的肾元,不仅能改善当下不适,更能为全年健康奠定根基。

 

(文章来源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不难发现,肾脏的养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在优路教育执业医师培训栏目,我们始终倡导科学、系统的健康养生理念,希望每一位学员都能从中受益。春季是调养肾脏的黄金时期,让我们顺应天时,采取正确的养肾方法,改善肾虚症状,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要警惕常见养肾误区,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治疗。记住,健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愿大家在优路教育的陪伴下,共同迎接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春天!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