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服药的正确喝水方法:预防药效降低与健康风险
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往往隐藏着大学问,尤其是当我们面对需要服用药物的时刻。大多数人或许能准确记住服药的剂量与频次,甚至留意到餐前或餐后的服用建议,但鲜有人意识到,就连服药时的喝水量与水温,也是关乎药效发挥乃至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常被忽视的健康秘密,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地喝水服药,确保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喝水多少的问题。服用不同种类的药物对应的喝水量不同,甚至有的药物是不能喝水的,下面看详细总结。
1.不能喝水的药物:各种止咳糖浆,需要缓缓咽下,让药物作用于咽喉部位,从而达到较好的止咳的作用;如果喝水,会稀释药物,导致药效降低。铝碳酸镁片,用于抗酸止痛,属于咀嚼片,将药片放到嘴里咀嚼后,只需要用口水将之混合,然后咽下,可以有助于分布在胃壁上,起到抗酸止痛,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因此不宜喝水。
2.要少喝水的药物:如蒙脱石散,只需要加少量水做成混悬液,然后搅浑以后立即吞服,可以有助于涂覆在胃肠道的表面,起到吸附病毒细菌有害毒素的作用,从而达到止泻的作用。
3.要多喝水的药物:各种普通片剂、胶囊,服药时要多喝点水,以有助于将胶囊冲入胃中,如果粘附在咽喉部,可能会对咽喉部位、食管造成损伤。
除了喝水量的多少还需要注意水温的问题,大家传统观念上的“万能热水”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
以下药物应尽量避免热水送服。
1.活性菌类:由于活性菌不耐高温,用开水冲泡或送服可将其杀死,从而失去治疗作用。常见的有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复合乳酸菌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
2.消化酶类:由于酶是有活性的蛋白质,遇热后易变性凝固而失去应有的催化作用,导致疗效降低或消失。常用的有复方胃蛋白酶散、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主要含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
3.活疫苗类:像儿童服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它是一种混合糖丸疫苗,该类疫苗对热非常敏感,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如果用热水送服的话,很容易将疫苗病毒杀死,影响免疫效果。另外注意,活疫苗类要用凉开水送服,并且半小时后才可以吃热东西。
4.阿莫西林:由于阿莫西林易水解,随温度升高水解速率加快,且水解后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可引起类似青霉素过敏等症状。在冲服阿莫西林颗粒时,应控制好水温,尽量在40°C以下或用凉开水冲后尽快服用,不宜久放。
5.维生素:常用的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由于部分维生素类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氧化还原分解而失去药效。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不难发现,服药并非简单的“一口吞下”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细致的注意事项。无论是水量的精确控制,还是水温的适宜选择,都是确保药物疗效、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因此,当我们下次需要服药时,不妨多花一点心思,遵循医嘱与药品说明书上的指导,科学合理地饮水服药。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任何关于用药的疑问,都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获取专业准确的建议。
(文章来源于泰安八十八医院)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将持续关注健康领域的新知,为您带来更多实用、科学的健康指导,助您守护全家人的健康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