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食品安全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2024-06-15 10:15:40
食品安全员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预约提醒
获取验证码
《隐私政策》《优路用户协议》

2024年5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通知》,发布了首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这一清单为指导企业精准识别风险、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南,旨在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达到高标准的安全要求。


一、什么是《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是指食品企业结合生产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等制定的用于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企业内部管理文件。通常包括风险控制环节(风险类别)、风险点、风险描述、管控措施、管控目标、管控频次、责任人员等内容。


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主要内容

风险控制环节(风险类别):覆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原辅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主要工作流程(生产工艺),可以是具体的工作环节,也可以是主要的过程控制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人员、设备、环境、过程管理、研发、质量、检测、仓储、物流等。


风险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对食品安全和质量产生潜在危害的具体环节或因素。


风险描述:对识别出的风险点所涉及的具体潜在危害进行详细说明和阐释,包括该风险点管控不到位容易导致的后果。


管控措施:为预防、消除或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而采取的特定行动或活动。


管控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管控措施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结果、状态或指标。


管控频次:对各个风险点所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测、检查或验证的频率,应当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合理确定最符合管控目标的频次。


责任人员:对相关风险点进行管控的具体相关人员,包括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


三、食品企业怎么做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参考《通知》附件相应清单,建立实施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开展风险分析:查找确认风险点、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合理确定管控频次并明确责任人员。


科学制定清单:结合食品生产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等因素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融入日常管理:把清单深度嵌入企业现有管理制度、融入企业日常管理,防止执行“模板化”、落实“走过场”。通过实施清单化管理分环节分人员在生产经营-线实施有效管控。


动态调整清单:根据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动态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内容。


注意事项:食品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清单,不能简单复印各类模板,或者照搬照抄《通知》附件相应清单,敷衍了事。


四、市场监管部门怎么做

1.统筹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贯培训

2.指导企业结合实际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风险点,制定本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对照清单开展常态化风险管控

3.及时收集、反馈实践问题和意见建议

4.推动落实相关工作,防止形式主义,不能增加基层和企业负担


五、首批清单包括哪些

首批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共33份,适用于以下各类食品生产经营:

普通食品生产: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饮料,饼干,罐头,冷冻饮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糖,糕点。

特殊食品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食品经营:集中用餐单位食堂,食品销售。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组织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加快构建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生产经营业态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

 

(文章来源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