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小课堂:十种发芽变色食物存在毒素不能乱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食物发芽或变色的情况。虽然一少部分食物在发芽后确实营养价值有所提升,但更多的食物在发芽或变色后会生成有害物质,特别是以下10种食物,不能乱吃。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食物的危害,避免因误食而给健康带来风险。
发了芽的土豆。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在土豆发芽之后,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一次摄入200mg龙葵素就可以使人中毒,严重时还会要命。
有黑斑的红薯。黑斑病菌不易被高温杀死,并且会产生番薯酮和番薯酮醇毒素,此类毒素主要损伤人体的肝脏,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出血、休克。
发霉的生姜。生姜含有的“黄樟素”属于一种致癌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一般新鲜生姜所含的黄樟素只是极少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可一旦生姜发霉、腐烂,其黄樟素含量会急剧增加,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有霉点的水果。水果在腐败变质后会产生并积累很多真菌毒素,并且这些毒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腐烂部位的周围组织中。比如,苹果、梨、桃子等水果腐败变质后,其中展青霉素的量会逐渐增加。
发棕色的甘蔗。发霉甘蔗中含有甘蔗节菱孢霉,它能产生一种3-硝基丙酸的毒素,这是一种毒力极强的神经毒,主要侵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霉变甘蔗中毒症状最初表现为一时性的消化道功能紊乱,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等。
口味太重的坚果。特殊口味的调制,肯定离不开各种糖、盐、油、香精等调料,而一些添加剂的加入,很容易把坚果类食品高钾、高镁、低钠这个大优点给抹杀掉,又会增加“三高”、肥胖的风险。而且,口味越重的坚果,隐藏变质的可能性就越大。
炒焦了的坚果。像花生、瓜子等被高温炒焦时,原本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部分会转化为致癌的苯并芘、杂环胺、丙烯酰胺等物质。
发霉后的坚果。储存不当或长时间存放,会使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酸败,出现哈喇味或苦味。尤其是霉变的坚果,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它属于1类致癌物。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发霉坚果或者长期误食,可能损伤器官,引起中毒。
死掉很久的螃蟹。螃蟹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肉,不仅会导致口感变差,而且总氨基酸含量会下降,有毒的生物胺含量急剧增加,螃蟹品质发生劣变,人一旦食用会导致中毒。
出现变色的虾皮。虾皮存放时间稍长再打开就变成了红色,还有一股刺鼻的氨水味,这是因为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先变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级胺和氨气,低级胺就是腥气味的来源。低级胺不仅本身有一定的毒性,它们还容易和水产品中少量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更强的致癌物——亚硝胺和亚硝酰胺。因此,建议虾皮放入冰箱中存放,这样可以延缓蛋白质的分解速度,也减少产生致癌物的危险。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安全报)
日常生活中,提高对发芽和变色食物的辨识力,是守护家庭健康的重要一环。从发芽的土豆到变色的虾皮,每一种看似无害的变化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对健康的巨大威胁。通过本文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避免食用这些有害食物,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