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食品安全动态:不合格项目解读与防范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密切关注的核心议题。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食品监督抽检过程中,对各类食品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部分食品存在未达标的不合格项。
为了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我们特意对这些不合格检验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和汇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守护食品市场的安全稳定。我们坚信,只有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才能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相关推荐:北京官方发布食品安全检验项目小知识>>
一、噻嗪酮
噻嗪酮是残效型杀虫、杀螨剂,有触杀和胃毒活性,无内吸性。用于防治水稻上的叶蝉、角顶叶蝉、飞虱,柑橘和顶果上的介壳虫、盾介壳虫、粉蚧,蔬菜上的跗线螨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规定,杞果中噻嗪酮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mg/kg。
二、噻虫胺
噻虫胺具有根内吸活性和层间传导性,能防治水稻、玉米、果树和蔬菜的刺吸式和咀嚼式害虫,如飞虱、椿象、蚜虫和烟粉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规定,豆类蔬菜中噻虫胺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芹菜中噻虫胺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4mg/kg。
三、毒死蜱
毒死蜱属于有机磷类农药,主要用于粮食、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杀虫。农业部第2032号公告规定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在蔬菜中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规定,鳞茎类蔬菜中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mg/kg。
四、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 10136)对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制品中的菌落总数规定同批次5个独立包装产品中菌落总数检测结果不允许有超过10⁵CFU/g的,且至少3个包装产品检测结果不超过5×10⁴CFU/g。
五、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 10136)对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制品中的大肠菌群规定同批次5个独立包装产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不允许有超过102CFU/g的,且至少3个包装产品检测结果不超过10CFU/g。
六、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以及硫磺、焦亚硫酸钾、亚硫酸盐等添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的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规定,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05g/kg。
七、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
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为广谱杀菌剂,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等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规定,山药中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3mg/kg。
八、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是一种工业染料。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曾作为杀菌剂和抗寄生虫药,用于防治各种鱼病。孔雀石绿在鱼体内代谢为隐色孔雀石绿,长时间残留于生物体内。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均对人体肝脏具有潜在致癌性。《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明确规定食品动物禁止使用孔雀石绿。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面对未能通过检验的项目,我们应保持高度警觉,同时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应对。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学会准确辨别和选择符合标准的食品;而作为生产者,更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切实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