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科普|小雪节气期间的健康饮食与起居
随着小雪节气的悄然降临,我们正式迎来了冬季的深入。在这个寒冷而美丽的季节里,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成为了每个人关注的焦点。优路教育执业医师培训栏目深知,在中医养生的智慧中,节气养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特别整理了关于小雪节气的养生知识,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调养身心,迎接一个温暖而健康的冬天。
小雪至,冬伊始。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二个节气。这一时节的到来标志着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并不断自北向南扩展,气温明显下降,寒气也越来越重。
健康提示
助阳气
对于经常身处户外等寒冷环境中的人来说,此时可适当吃些温性食物,以助阳气敛藏。其中,芝麻、葵花子、胡萝卜、核桃、栗子、白薯、乳制品、叶类蔬菜、新鲜水果和动物肝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消火气
如经常在室温较高的室内生活、学习或者工作,而且穿得多、动得少,则容易造成体内积热,出现“内火”旺盛。此时不妨试着生吃萝卜熟吃梨,会有很好的滋阴润燥之效。
祛邪气
小雪节气,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很容易出现“寒包火”的疾病表现。对此,推荐萝卜配生姜煮食,生姜去外寒,萝卜清里热,两种搭配可缓解症状。症状严重者,建议找专家诊治。
小雪节气药膳分享
客家清蒸萝卜丸
客家清蒸萝卜丸是一道广东省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客家菜。
材料:白萝卜300克,五花肉50克,香菇、葱花、虾米、面粉、精盐、胡椒粉、香油、料酒、姜蓉、生抽酱油适量。
步骤:
1、香菇和虾米分别泡发好,洗净,香菇切丁备用。五花肉切丁后以搅拌机打成肉糜,用料酒,盐,姜末,生抽搅拌入味备用。
2、萝卜洗净,切成丝,放少许盐腌2个小时以上,用布包住萝卜丝拧干水分。
3、在大盆里往萝卜丝中放入少许面粉,再放入肉糜,葱花,香菇,虾米,加盐,胡椒粉,麻油,按照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4、手里沾些清水,把搅拌好的萝卜肉馅面糊揉成圆形丸子。
5、将丸子放在蒸盘中顺序排好,然后浇上少许生抽,撒葱花,蒸1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食用。
白萝卜是小雪节气的时令蔬菜,在小雪节气食用,正切合“适时而食”的观念。
白萝卜作为冬季的时令蔬菜,营养丰富,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白萝卜还能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对预防反复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清代医家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生者辛甘凉, 润肺化痰, 祛风涤热。治肺痿吐衄、咳嗽失音,涂打扑、汤火伤,救烟熏欲死、噤口毒痢、二便不通、痰中类风、咽喉诸病。解酒毒、煤毒、面毒、茄子毒。消豆腐积, 杀鱼腥气。熟者甘温,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肥健人,已带浊,泽胎养血,百病皆宜”。
汉代医书《名医别录》中也对白萝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主利五脏,益气”;《日华子本草》说白萝卜能“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
生姜焖羊肉
食材:羊肉500-800克,胡萝卜2个,生姜100克,花生油、食盐、生抽、腐乳适量。
做法:胡萝卜去皮切块;生姜切片;羊肉切块洗净,焯水别用。热油起锅,爆香生姜,再放入羊肉爆炒3分分钟;加入胡萝卜、食盐、生抽、腐乳及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40分钟,至肉熟软即可。
专家点评:羊肉性温,具有温补脾胃、益血养肝、补肾壮阳的功效,是绝佳的保健品。其用生姜、胡萝卜焖煮,不仅加强了温补的作用,还能健胃消食。整个膳食补消兼用,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食用。喜辣者,可加适量青椒。
小贴士:湿热、阴虚火旺者少食。
黄酒焖乌鸡
食材:乌鸡1只(约1500克),黄酒1-1.5斤,红枣3-5个,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乌鸡去脏,斩块洗净备用。锅内加黄酒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30分钟,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乌鸡具有补虚、养血益精的功效。黄酒性大热、味苦甘辛,能通经络、行血脉、散湿气。饮用黄酒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让人心情愉悦,还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本食膳能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健身强体,特别适合术后体虚、产后及冬天手足不温的人群食用。
小贴士:酒精过敏者及湿热体质人群慎用。
五谷杂粮粥
材料:黑豆、红豆、眉豆各30克,绿豆20克,小米70克,莲子20克,百合15克,红枣3枚。
做法:黑豆、红豆、眉豆、绿豆提前浸泡6小时,红枣去核,莲子去芯,小米、百合洗净。把上述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豆类熟烂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气,滋肺肾,安心神。适合脾肾偏虚、肺阴不足或兼有夜寐欠安之人。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深入了解了小雪节气的养生之道,从助阳气、消火气到祛邪气,每一步都蕴含着中医养生的深刻智慧。同时,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几款美味又养生的药膳,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在无形中滋养了我们的身体。优路教育执业医师培训栏目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养生文化,为大家提供更多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中医养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共同迎接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