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科普|幽门螺杆菌与口臭:专业解析及预防措施
在人际交往的微妙世界里,口臭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交障碍。它不仅能在瞬间打破和谐的交流氛围,还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
在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我们深知口臭对个人形象及健康的重要性,因此特别整理了这篇关于口臭成因、危害及防治的全面指南。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解读,能帮助大家揭开口臭的神秘面纱,重拾自信笑容,让每一次社交都成为美好回忆。
为什么会口臭?警惕幽门螺杆菌!
在社交场合,一旦有人散发出口臭,大多数人的内心,或许都会对其默默做出点评——这个人不刷牙!
不爱惜口腔卫生确实是口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总的来说,口臭原因可以分为两部分: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
1.非疾病因素:主要是由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引起的短暂口臭。
2.疾病因素:是指由机体疾病引起口腔异味,又可以分为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
①口源性口臭:
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口臭。
②非口源性口臭:
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口腔或者鼻腔散出异味。
胃食管反流症是导致非口源性口臭的一个主要原因,消化道内容物及消化液反流到食管,损伤食管黏膜,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繁殖产生臭味,引起口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口臭还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较大的关联。
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
幽门螺杆菌什么来头?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即可引起炎症。
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也就是说我国有近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在胃酸的作用下,绝大多数细菌都会被杀死,但幽门螺杆菌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来中和胃酸,为自己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幽门螺杆菌在胃内产生的氨及挥发性硫化物,会通过反流进入口腔。此外,还可产生硫化氢、甲硫醇,让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受损,产生臭味气体。
幽门螺杆菌总是藏匿于人体的唾液、胃肠和粪便中,传播途径主要有2种:
1. 以“口腔——口腔”的形式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接吻等;
2. 以“粪便——口腔”的形式传播,比如便后不洗手就接触食物等。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具有显著关联,发表在《自然》子刊的一项综述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和全球近90%的胃癌发生有关。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将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小心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有4个危险因素:年龄、生活区域、生活习惯及条件、家族聚集性。
①年龄:25岁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接近50%,35岁人群感染率大于60%,7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率达80%。儿童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年龄段。
②生活区域:按地区划分,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华西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原来我们华西地区还是重灾区呀!
③生活习惯及条件:经常食用腌制蔬菜、饮用不洁水源、习惯植物油烹饪、吸烟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而食用生蔬菜、喝茶、食用大蒜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负相关。
④家族聚集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呈家庭聚集现象。父母均阳性者的子女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父母均阴性者,子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父母有密切关系;夫妻一方幽门螺杆菌阳性,其另一方阳性率高达78.94%。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到医院进行14C或13C呼气试验。
查出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不推荐自己用药!
幽门螺杆菌易产生耐药性,一旦首次杀菌失败,很可能产生耐药,甚至细菌产生变异菌株,使再次杀菌变得越来越困难。
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了四联疗法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虽然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已经比较标准化了,但是不推荐自己用药。根据抗菌药组合的不同,四联方案中又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鉴于抗菌药都属于处方药,患者的病情和过敏史情况各异,选药也会有所差别,一定要在专业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选用。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家族聚集性,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做到:
1.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
2.少吃刺激食物:火锅、烧烤、酒、咖啡、辛辣食物等,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3.建议分餐:外出就餐,尽量分餐,多用公筷;有条件的家庭,每人可以有自己专属的筷子,减少感染风险;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4.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5.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6.牙具定期换:不共用牙具,牙刷三个月换一次。
生活小技巧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不由自主地,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口臭?
两个方法教你自测!
1、口水判断法:将手洗净并确保没有异味,然后用舌头舔一舔手背,等口水干了以后,再用鼻子闻一闻,如果有口臭,就可以闻到明显的异味。
2、牙线判断法:将一根新的牙线放入牙齿邻间隙中清洁,然后拿出闻一下牙线是否有味道,如果闻到明显异味,就表示有口臭。
(文章来源于科普中国)
口臭虽小,却关乎大健康。在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的陪伴下,我们不仅了解了口臭的多样成因,更学会了如何科学防治这一社交难题。记住,保持口腔卫生、注重饮食习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远离口臭、守护健康的关键。
若您或家人正面临口臭困扰,不妨从今日开始,采取积极措施,让清新口气成为生活的新常态。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每一个社交挑战,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