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医师科普|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应对冬季气温波动的挑战

2024-11-28 11:18

随着季节的更迭,气温的波动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气温变化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优路教育执业医师培训栏目深知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因此特别关注气温变化如何影响心血管健康,并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实用的应对策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应对气温变化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执业医师科普

气温变化如何影响心血管健康?

在季节转换、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候,心血管疾病高发,主要与气温低、运动少、吃得多、常感染这四个因素有关。

当天气寒冷时,人体的毛细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脏的工作压力增大,进而诱发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体质差的老年人在气温降低时常常合并感冒、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可见,气温变化,尤其是寒冷刺激,可导致血压升高,并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急性加重。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群,都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应对寒冷的考验?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根据气温和自我感觉适当增减衣物。季节变换时,大家出门不妨多带一件外套。

第二,饮食不要过于滋补。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高盐、高脂饮食无异于疾病进展的“加速器”。在饮食上,患者应做到荤素搭配,以低盐、低脂饮食为宜。

第三,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在季节变换时,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停止运动。即使在家里不出门,大家也要尽量减少久坐。运动应量力而行,避免在清晨、晚上视野不清或雾霾天气时进行户外运动。

第四,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避免重症流感及其引发的心血管事件。

第五,加强疾病自我管理。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保持病情稳定的“不二法宝”。患者应做好指标监测,如自测血压、血糖,心衰患者还应监测体重、液体出入量等。患者要遵照医嘱按时用药,不擅自加减剂量和停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到医院复诊;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循什么运动原则?

“生命在于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样适用。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坚持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我们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有所增加,但还能进行正常交谈;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则不能正常交谈。

寒冷时节,推荐的运动项目包括慢跑、登山、快走、球类运动等。不过,患者外出运动时要适当添衣,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水,避免过量运动。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在日常饮食方面,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补钾、减钠。钠盐会升高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小米、小麦、菠菜、香蕉等。远离高脂、高糖食物,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

 

(文章来源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深入了解了气温变化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应对寒冷的考验。从适度增减衣物、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到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加强疾病自我管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探讨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循的运动原则以及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优路教育执业医师培训栏目将继续关注健康领域的新动态,为大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健康知识和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共同守护心血管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