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低血糖的潜在危害:如何辨识和预防这位“隐形杀手”
在探讨健康与疾病的广阔领域中,低血糖作为一个看似寻常却又潜藏危机的现象,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它不仅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警惕的“隐形杀手”,也时刻威胁着普通人的健康。
今天,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将带您深入了解低血糖——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医学现象,从定义、病因、表现到应对策略,以及那些常见的认知误区,一一为您揭开低血糖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50mg/dl)作为低血糖症的标准。
临床上按低血糖症发生与进食的关系分为空腹(吸收后)低血糖症和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空腹低血糖症主要病因是不适当的高胰岛素血症,餐后低血糖症是胰岛素反应性释放过多。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二、低血糖的病因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三、低血糖有什么表现?
轻症:
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出冷汗、心悸、脉搏快、面色苍白、手足震颤睡眠中可突然醒来,皮肤湿润。
严重时,会出现:
意识混乱、痴呆不语、幻听、幻视、妄想、行为异常、狂躁肌痉挛、震颤、偏瘫、失语、复视、眩晕、昏迷。
低血糖的表现无特异性,形式不定。轻者易被发现,重症时往往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需要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四、低血糖的应对方法
1.如果患者有严重身体表现,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需要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采取静脉输注葡萄糖治疗。
2.如果患者较清醒,安排患者坐下或卧床休息
防止患者因为低血糖跌倒,导致外伤。
3.尽快补充糖分
意识清楚的患者可以喝含糖果汁、可乐吃馒头、饼干等吃水果糖、巧克力。
五、低血糖的十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低血糖没有大危害
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非常凶险。除了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外,老年患者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脑血管意外,尤应小心。另外急性低血糖还可引发患者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脑痴呆。
误区二:饥饿感=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不一定是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发生了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
误区三:低血糖反应=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会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误区四:低血糖都有症状
低血糖未必都有症状。事实上,部分患者虽然血糖低于正常值,但无明显的症状,往往不被察觉,易进展成严重的低血糖,陷入昏迷或惊厥。无症状的低血糖患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此类患者,一定要做好血糖自我监测。
误区五:吃主食缓解低血糖
我们三餐中的主食如:米饭、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变成单糖方可被人体吸收,故采取吃主食纠正低血糖的方法起效相对较慢。
误区六:低血糖在进食后都能缓解
轻度的低血糖确实能在进食后缓解,但重症低血糖患者则需到医院就诊并静脉用药。对于反复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则需留院观察,一般认为降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尽量留院观察24 小时,而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可能需更长时间。
误区七:低血糖都与糖尿病有关
虽然低血糖大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但却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误区八:饭后肯定不会低血糖
餐后早期(2~3 小时) 和后期(3~5 小时) 均可以出现低血糖,也称食饵性低血糖。前者除见于胃切除后的患者外,部分患者并无手术史,为功能性食饵性低血糖,表现为疲乏、焦虑、易激动、易饥饿、颤抖等。
误区九:服用中成药不会引发低血糖
口服降血糖药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但临床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的部分中成药同样有可能造成低血糖。如一些中成药中含有优降糖成分,患者若不正规服用此类药物同样具有引发低血糖的风险。
误区十:不过量服药就不会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不良反应,通常见于使用过多的胰岛素或降糖药、服药和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食、吃得太少、两餐间隔时间过长、大量饮酒、过度运动等情况。另外值得警惕的是,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会表现为进餐后期( 约餐后3~5 小时) 的低血糖,多见于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原因和患者在餐后早期用于分解血糖的胰岛素释放降低而后期又分泌过多有关。
通过对低血糖的全面解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病症虽然常见,但其背后的复杂性和潜在危害却不容忽视。作为健康守护者,我们每个人都应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与警惕,学会识别其早期症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文章来源于本钢北营医院)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并重视低血糖问题,共同守护我们和家人的健康。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带来更多专业、实用的健康知识,与您一同探索健康生活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