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冬季养生指南:中医智慧助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在中医的智慧中,养生与预防疾病被视为维护健康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优路教育中医师承专长培训栏目深知中医养生的重要性,特别整理了这篇关于冬季养生的文章,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在寒冷的冬季里,通过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人的体质好,免疫力高,疾病就无法“乘虚而入”。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现在正值冬季,我们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养生,遵循自然节律,天人相应,顺应四时节气,因时、因地、因人调理身体来防微杜渐,远离疾病。
冬养藏
一、藏睡眠
《内经》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使人的精气得到充分的充养。
1. 早睡晚起
冬季日照日间短,日出晚而日落早,冬季适宜在晚上10点左右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
2. 养成午睡习惯
中医讲究睡子午觉,11:00-13:00是十二经络之心经循行的时间,午睡20-30分钟可以助养心气,切记不可贪睡,以免影响夜晚睡眠质量。
3. 切忌熬夜
冬季属肾,肝肾同源,肾藏精,肝藏血,夜晚强行熬夜就会耗伤精血,肾主水,为水脏,夜晚阴气收藏,如果强行熬夜,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则会损伤肾气,日渐憔悴。
4. 洗浴要点
睡前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泡脚、至少睡前1小时沐浴。
5. 睡前宜静
睡前2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6. 晚餐忌口
忌辛辣燥热食物、 忌补品,宜清淡饮食。
二、藏汗
《内经》也讲到:“冬三月,此谓闭藏……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从这段话告诉我们,冬季不宜使皮肤大量出汗,应该藏汗,敛汗。
1. 运动适度
冬天不能做剧烈运动大汗出,只能做柔和运动,使气血流通即可。
2. 饮食忌辛燥
辣在中药中属于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功效,辛辣食物使人体气血运行迅速,体温增高散发热量,随之津液,也就是汗水就容易外泄了。
3. 运动宜柔和
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八段锦和现代所流行的瑜伽,是冬季推荐的运动养生方式,动作柔和但也能很好地梳理筋骨。
三、藏情志
《内经》指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指人应该使意志如伏似藏,好像心理很充实,又好像已经得到满足。
1. 保持心态平和
冬季封藏,是一个主静的季节,万物休养生息,情绪上不宜大悲大喜,波动起伏,心态平和静谧,心静方能养肾。
2. 避免受惊吓
情志中,肾主恐,恐惧情绪多会损伤肾气,《灵枢·本神》中提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可见恐惧情绪对肾的损害。
四、藏房事
冬属肾,肾藏精,所以冬季房事要节制以藏精。
冬季进补
冬主收藏,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冬季又属肾,所以进补中要强调补肾。肾五色主黑,黑色补肾食物是冬季进补的首选。
一、推荐的食物
1、各类人群皆可食用的补品:虫草、燕窝、山药、白萝卜、小米、藕。
2、阳虚体制人可食用补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胶、红参、鹿茸。
3、阴虚体质人可食用补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百合、玉竹、石斛。
4、气血不足患者可食用补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当归,黄芪,人参。
5、冬季滋阴之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脾虚湿重患者不可服用):银耳百合羹,梨子。
6、冬季补肾之品:黑豆,桑葚,黑米,黑芝麻、枸杞子。
二、推荐的食疗
鲫鱼汤炖甲鱼
【材料】甲鱼一只、鲫鱼3条、火腿片、香菇片适量。
【做法】甲鱼洗净焯水后放入炖锅中,加入火腿片、香菇、姜蒜;鲫鱼洗净后,锅内加猪油,将鲫鱼过油煎,加水、姜葱,用大火煮至浓白;将鲫鱼汤倒入炖锅中,同甲鱼继续煎煮一小时,加入盐、味精调味。
【功效】甲鱼有滋阴凉血益气的作用,在秋冬时节吃甲鱼,对身体有补益。
小米枣仁粥
【做法】将小米加水煮粥至将熟,加入酸枣仁,搅匀煮开即可。每日早晚各一次,加蜂蜜温服。
【功效】小米本身具有和胃安眠、滋阴养血的功能,尤其适合冬季怕冷的虚寒体质者,其富含的B族维生素还具有防治消化不良及预防秋冬季节口角生疮的功效。
桑葚黑芝麻糊
【做法】大米100g、桑葚40克、黑芝麻60克,洗净后一起放入榨汁机里打碎。大米洗净,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然后加入磨好的黑芝麻碎,搅拌均匀,再稍煮片刻,然后加白糖调味。
【功效】桑葚与黑芝麻都具有润肠祛燥、温补肝肾、乌发益精的功效,同食效果更好。
(文章来源于广东省中医药局)
冬季养生,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的体现。通过遵循中医的养生理念,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我们可以在寒冷的冬季里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和谐。优路教育中医师承专长培训栏目将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领域的动态和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更多专业、实用的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