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同济大学硕士生招生交通运输工程基础专业考试大纲公告
同济大学,坐落于中国上海,是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百年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一所享誉国内外的重点大学,同济大学不仅以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突出成就著称,而且在人文社科、医学等多个学科方向上也有卓越表现。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作为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长期致力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与养护、运输工具的运用与管理、交通系统的规划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以其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科研设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基本原则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科目入学考试的基本原则是将其定位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的专业基础平台科目,重点测试考生观察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出本考试大纲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引导考生正确地理解与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等。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综合交通运输基础
(一)总体要求
深入理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了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现状、成就和未来方向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应性。
(二)基本概念
1.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定义、性质和作用。
2.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3.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4.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和要求。
5.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体系结构与性能指标。
第二部分:以下A、B、C三组内容任选其一
A组:交通运输工程系统中的运筹学方法
(一)总体要求
深入理解运筹学各分支求解问题的特征,掌握各分支的建模方法、算法原理与计算流程。能够对解进行检验并结合运输管理、交通工程、物流规划的典型应用进行量化分析与讨论。
(二)基本概念
1.线性规划基本理论。
2.对偶理论。
3.图的基本概念、图的矩阵表示、最小生成树、运输网络。
4.PERT网络图的时间参数和关键路径。
5.泊松过程、生灭过程和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结构、排队模型的数量指标。
(三)系统建模
1.线性规划:生产计划问题;多阶段投资问题;人员调配问题、下料问题。
2.灵敏度分析与影子价格:目标函数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约束条件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合理成本建模;影子价格建模。
3.运输问题:不平衡运输问题;有界发量运输问题;运量有界的运输问题;转运问题;多种物资运输问题。
4.整数规划:固定费用问题;选择性约束条件建模;可行域描述问题;最优分配问题;选址问题;排序问题;利润分段线性问题;可靠性问题。
5.网络规划:设备更新问题;多阶段存储问题;货物装载问题;最优分配问题;调度问题;调运计划问题;生产计划问题;缺货问题。
6.网络计划:总工期-成本优化问题;总工期-资源优化问题。
7.排队论:M/M/1排队模型;M/M/S模型、M/M/S/k排队模型;M/M/∞排队模型;M/M/S/m/m排队模型、一般服务分布的M/G/1排队模型。
(四)分析计算
1.线性规划单纯形法、大M法、两阶段法、对偶单纯形法。
2.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
3.整数规划割平面法、分支定界法、匈牙利算法、混合整数规划的分解算法。
4.网络规划最短路径算法、最长路径算法、最大流算法、最小代流算法。
5.PERT网络关键路径算法。
(五)工程应用
1.线性规划应用。
2.对偶理论应用。
3.整数规划应用。
4.运输网络应用。
5.排队论应用。
B组:自动控制原理
(一)总体要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等内容。要求考生: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建立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和信号流图等模型表示方法;建立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z变换、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等;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体系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二)基本要求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开环、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2)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3)熟练掌握线性与非线性系统的定义。
2.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1)熟练掌握一般控制系统微分方程式建立的方法。
(2)熟练掌握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3)熟练掌握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输入量及扰动量作用下的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
(4)熟练掌握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简化。
(5)熟练掌握信号流图的组成、建立及梅森增益公式。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熟练掌握时域分析的一般方法以及基本实验信号的作用,熟练掌握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概念。
(2)熟练掌握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熟练掌握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典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欠阻尼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4)理解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5)熟练掌握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稳定判据。
(6)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反馈系统的误差与偏差,反馈系统的稳态误差及计算。
4.根轨迹法
(1)熟练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根轨迹方程: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3)熟练掌握180度根轨迹作图的一般规则、典型的零、极点分布及其相应的根轨迹:常规根轨迹的绘制、零度根轨迹的绘制、参变量根轨迹的绘制。
(4)熟练掌握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分析、理解增加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理解利用主导极点估计系统的性能指标。
5.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法
(1)理解频率响应的物理意义和数学定义;熟练掌握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特点和相应频率特性曲线以及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奈奎斯特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2)理解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原理和运用此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3)掌握稳定裕度的概念和定义,熟练掌握稳定裕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在渐进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相位稳定裕度的计算方法。
(4)掌握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与系统稳态特性、动态特性之间的关系,了解闭环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6.线性系统的校正
(1)掌握比例、微分、积分及其组合控制器的特点。
(2)掌握常用超前、滞后校正网络装置和频率特性。
(3)掌握串联超前校正、滞后校正频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7.非线性系统
(1)了解典型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描述、分类、特点和常用研究方法。
(2)了解描述函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以及运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激振荡的方法。
(3)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法、描述函数法以及逆系统方法。
8.线性离散系统
(1)理解连续信号的采样与复现的概念和采样定理,熟悉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
(2)理解z变换及与s变换的关系。
(3)理解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求法以及典型离散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4)了解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计算、判断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5)了解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方法。
C组:材料力学
(一)考试要求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运用它们进行工程构件和简单结构的内力、应力、变形以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校核问题的计算与概念分析。
(二)考试范围
1.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内力,截面法,应力与应变。
2.轴向拉压:轴力与轴力图,横截面与斜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材料在常温、静荷载下的拉、压力学性能,胡克定律、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变形与位移,拉压静不定问题。
3.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名义应力,挤压名义应力,许用应力,连接件的实用强度计算。
4.扭转:轴的动力传递,扭矩与扭矩图,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模量,扭转强度条件。
5.截面几何性质:静矩和形心,组合图形的静矩与形心计算,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转轴公式,主形心轴和主形心轴惯性矩。
6.弯曲内力: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弯矩方程和剪力、弯矩图,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刚架和曲杆的内力。
7.弯曲应力:对称截面梁的弯曲正应力,矩形截面梁与薄壁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弯曲正应力与剪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强度设计,弯曲中心概念。
8.弯曲变形:梁的挠度与转角,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计算梁变形的积分法和迭加法,简单静不定梁,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9.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应力状态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分析,应力圆,主应力和主平面,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应力,广义胡克定律,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及应用。
10.组合变形:组合变形问题的分析方法,斜弯曲,拉(压)与弯曲的组合,偏心拉压,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11.压杆稳定:压杆稳定性概念,两端铰支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其他支承情况下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长度系数与柔度,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中柔度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稳定性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三)考试题型
计算与概念分析题
参考书
【注意:应选近年在本科生教学中使用的或书市有供应的参考书】第一部分:综合交通运输基础《综合交通运输导论》,本书编委会,人民交通出版社,2021.《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三版)》,顾保南,赵鸿铎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第二部分:A组:《运筹学方法与模型》(第二版),傅家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B组:《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自动控制原理》,葛一楠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C组:《材料力学》(第3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5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交通运输工程基础专业考试大纲明确界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考查目标,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考生应当依据大纲内容,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点,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同时,建议考生密切关注同济大学官方渠道发布的最新信息,以便及时获取考试大纲的任何更新和补充资料。希望通过本次考试,能够选拔出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加入同济大学,继续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