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前冲刺:新生儿疾病解析
在儿科医学的广阔领域里,新生儿疾病无疑是每位医师必须深入掌握的关键环节。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深知这一点,因此精心筹备了2024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的儿科考前冲刺内容,特别聚焦于新生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从新生儿Apgar评分的细致解读,到复苏方案的详尽阐述;从新生儿窒息的紧急处理,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全面治疗;再到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与病理性黄疸的深入剖析,我们将为您呈现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新生儿疾病知识体系。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更是对考生们备考之路的坚实支撑。
Part5:新生儿疾病
本章要点:
新生儿Apgar评分
复苏方案
新生儿窒息+抽=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产儿+呼吸窘迫+大白肺=RDS
新生儿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黄疸=新生儿溶血症
原发感染灶+五不一低下+黄疸=新生儿败血症
早产儿+腹胀、肠鸣音减弱+肠胀气=NEC
新生儿室息 | |||
病因 | 缺氧 | ||
临床表现 | 新生儿 Apgar 评分:心率(P)、呼吸(R)、肌张力(A)、弹足底或导管插鼻反应(G)、皮肤颜色(A) | ||
诊断 | 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无窒息 | ||
并发症 |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 ||
治疗 | 复苏方案(ABCDE案)、A(airway)--是根本! | ||
第一招:吸氧 | 第二招:面罩加压给氧15~30 秒 | 第三招: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十心外按压30秒 | |
重度窒息儿应推迟喂养,给予静脉补液50~60ml/(kg·d) |
新生儿Apgar评分:
体征 | 生后1分钟内评分(一评) | ||
0分 | 1分 | 2分 | |
心率(P) | 无 | <100 次/分 | ≥100 次/分 |
呼吸(R) | 无 | 微弱,不规则 | 规则,哭声响 |
肌张力(A) | 松弛 | 四肢略屈曲 | 四肢活动好 |
对刺激反应(G) | 无反应 | 有反应,如皱眉 | 咳嗽,哭声响 |
皮肤颜色(A) | 全身青紫或苍白 | 躯干红,四肢紫 | 全身红 |
总分 | 10 分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 ||
病因 | 新生儿室息、缺氧 | |
临床表现 | 生后 12 小时内,出现… 意识障碍(兴奋→嗜睡→昏迷) 惊厥(无→常有一频繁) 原始反射(正常一减弱一消失) |
|
辅助检查 | 脑电图(首选) | 正常一低电压,可有痫样放电一爆发抑制,等电位异常棘波 |
血生化 |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升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 |
|
头颅 B超、CT、MRI | 颅脑 B超、MRI——生后 1~2天做 CT——生后2~5天,看出血更有优势 |
|
治疗 | 支持疗法——纠正低血糖:按6~8mg/(kg·mim) 输注葡萄糖 每天液量控制在60~80ml/kg |
|
控制惊厥——苯巴比妥钠:首选!负荷量为20mg/kg;地西泮(安定);后备军! |
总结:
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无意识障碍
VD缺乏性搐搦症=无热+惊厥+无意识障碍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生理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 | |
黄疸出现时间 | 生后 2~3 天 | 生后 24 小时内或其他时间 |
黄疸高峰时间 | 生后 4~6 天 | 不定 |
黄疸消退时间 | 足月儿生后 2周 | 2 周后不退 |
血清总胆红素 | <204 μmo1/L(12mg/dl) | >204 μmol/L(12mg/d1) |
血清结合胆红素 | <25 umol/L(1.5mg/dl) | >25 umol/L(1.5mg/dl) |
一般情况 | 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表现 |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病因分类 | 常见疾病 |
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 ①溶血病 ②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 ③母乳性黄疸 ④胎粪延迟排出 ⑤感染性黄疸:新生儿败血症 ⑥其他: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 |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 ①新生儿肝炎 ②胆汁淤滞综合征 ③胆道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等 ④先天性代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
随着我们对新生儿疾病这一章节的深入讲解,相信每一位考生都已对这一领域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新生儿作为生命的起点,其健康与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作为未来的医师,我们肩负着守护他们健康的重任。
优路教育执业医师栏目希望通过这次考前冲刺内容,能够为广大考生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愿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每一个新生命保驾护航。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迈向更加辉煌的医学人生!
郑重声明:
本篇文章中的治疗方式和案例仅适用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未经专业医师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篇文章中的治疗方法。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