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新大纲抢跑100点汇总五
面对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挑战,了解新大纲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今天,优路教育为大家带来了“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新大纲抢跑100点汇总”,希望通过这份知识点汇总,为大家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考点 30:财政支出增长的五种理论解释
理论 | 提出者 | 观点 |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瓦格纳 | 为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文化、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都需要政府增加公共支出。 |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 皮考克、魏斯曼 | 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 马斯格、雷夫 |
财政支出的数量,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
非均衡增长理论 | 鲍莫尔 | 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作用不同;作为非进步部门的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扩大。 |
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
①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②政治家为获得公众拥护和赢得选票,总是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③在很多公共事务上,往往是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往往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代议机关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 ④在任何一项具体的事务上,所谓的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 |
考点 3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区别 | 微观经济组织 | 政府财政支出 |
计算所费与所得范围不同 | 计算自身投入和自身所得 |
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分析间接的、无形的所费与所得。 |
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 单纯的经济效益 |
有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有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 |
择优标准不同 | 所费最少、所得最多 | 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
考点 32: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各种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计算成本-效益比率,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2)最低费用选择法
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有形成本,不用计算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3)“公共劳务”收费法
含义 | 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不在于帮助政府选择最优支出方案,而是将市场等价交换原则部分地引入到公共物品的提供和使用中,适当地约束和限制社会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量。 | |
免费政策 | 必须普遍使用,但公众又不愿意自觉使用。可以促进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公共劳务”。 | 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 |
低价政策 | 有关国家总体利益,但免费提供又会造成过度消费 | 医疗保障 |
平价政策 | 无需特别鼓励使用,又无必要特别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 | 公园、邮电、公路、铁路 |
高价政策 | 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高价政策可以达到限制使用的目的,可以提供较多的财政收入。 | 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收费 |
(4)公共定价法
含义 | 政府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方法。 |
平均成本定价法 | 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 |
二部定价法 |
①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 ②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受价格管制的行业(如电力、燃气、电话等自然垄断行业)普遍采用 |
负荷定价法 | 对于不同时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标准。在电力、燃气、自来水、电信等行业。高峰时间高价格,谷时间低价格 |
考点 33:国际上政府收入的分类&我国政府收入
(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01 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政府有 4 种主要的收入来源渠道:税收、社会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
①税收: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强制性资金转移。
②社会缴款:包括社会保障计划收入和雇主提供的退休福利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计划收入。
③赠与:是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可以是现金或实物的形式。
④其他收入:是指上述三项收入以外的所有其他收入。
(2)根据目前我国《2023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
①税收收入;②非税收入;③债务收入;④转移性收入。
考点 34:税收的含义和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目的),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依据)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结果)的一种形式。
(1)强制性。这种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方面:①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②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税收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2)无偿性。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这种无偿性特征体现在两方面:①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报酬。②指政府征到的税收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本人。
(3)固定性。
考点 35: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
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