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相逢的安心旅程:陪诊师陪同初诊工作流程介绍
陪诊师的任务从与患者沟通、了解病症及需求开始。初诊时,陪诊师需要详尽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既往病史,以便在见医生时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接着,他们会帮助患者排队挂号,并确认就诊科室,确保整个流程顺畅无阻。当患者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或者对医疗过程感到不安时,陪诊师在旁边提供冷静而友善的支持,使初诊体验变得更可控、更温暖。
陪诊师实操陪同——初诊
一、医院就诊的常规流程
1.主诉:门诊就诊
2.进一步检查
3.确诊
4.治疗
5.复诊
二、如何协助患者就诊——表述病情
1.主诉(公式):症状+发病时间
2.既往史、手术史、家族史、过敏史
3.既往诊疗病史
4.特别注意:如实表述病情,不得隐瞒
三、如何协助患者就诊——检查
常规检查项目:
1.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等
2.影像学:B超、X光、CT、核磁、造影
3.排泄物检查:尿常规、便常规
举例:某患者需要做血液检查+B超检查,就可以先抽血,再做B超检查
四、如何协助患者就诊——治疗
1.熟悉报告解读:B超、X线、CT、心电图
2.熟悉医疗常用术语
(1)胃肠激素:由胃肠粘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2)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清醒、安静、空腹时,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3)呆小症:幼儿时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缓慢、身体矮小,而且智力低下。
(4)兴奋性: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的能力。
(5)肺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6)球-管平衡: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
(7)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8)胃容受性舒张:咀嚼吞咽时,食物刺激咽、食管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起胃头区(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
(9)静息电位:兴奋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在细胞内外所记录的电位差。
(10)牵涉痛:由于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11)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指细胞外液。3.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吃药、打针、输液
(2)住院治疗:手术、综合调理
在医生诊疗期间,陪诊师不仅协助患者与医生双方的信息沟通,确保患者能清晰了解诊疗建议和医疗步骤,还在事后帮助患者整理处方、化验单等重要文件,并协助安排后续检查或治疗时间。这种全程陪伴和细心跟进,保障了患者从诊疗到后期处理的全面无忧体验。
陪诊师的工作不只是完成一系列带有程序化的任务,更是提供一种安心和信任的情感联结。他们通过细致的工作流程和专业的态度,让初诊患者在医院里感受到暖心的陪伴。每一次初诊,都因陪诊师的陪伴不再孤单。愿每位陪诊师都能在帮助他人的旅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并为更多初诊患者带来安心和舒适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