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必看:2025年云南大学考研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2024-08-23 10:31

在云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发布的时间,本文将详细介绍《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为25考研生们提供宝贵的备考指南。


61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查目标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科目是全日制攻读民族学一级学科(含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华民族学、人类学与世界民族)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内容包括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基本知识、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理论演进脉络、主要学派的理论观念等,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具有学术思考、理论分析和严谨论述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间

本科目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主要包括以下3种:

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

分析论述题。


三、考查范围

(一)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二)民族学和人类学理论演进脉络和主要流派


四、考核大纲


第一部分:民族学和人类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族类

第一节 族性和身份

一、族性

二、身份

三、认同

第二节 种族和族群

一、种族及其社会建构

二、族群的属性

三、族群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民族与国家

一、民族的多重义项

二、国家的起源和属性

三、从早期国家到现代国家

四、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特性

一、文化定义

二、文化属性

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整合性

三、文化功能

第二节 文化相对主义

一、文化的普同性与一般性

二、文化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第三节 文化变迁

一、文化变迁机制

二、文化适应

三、文化冲突

四、文化变异

第四节 文化传承

一、文化教育

二、文化自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分类和功能

一、语言的起源与演变

二、语言的分类

三、 语言的功能

第二节 语言与社会

一、社会中的语言

二、多语社会

三、语言选择与迁移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

一、语言反映文化

二、语言建构文化

三、 语言相对论


第四章 经济生活

第一节 生产与生计

一、采集、狩猎

二、农业、牧业与渔业

三、工业化与后工业化

第二节 交换与分配

一、交换

二、互惠

三、分配与再分配

第三节 市场与消费

一、形式与实体

二、道义与市场

三、消费主义


第五章 婚姻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血亲与姻亲

一、血亲

二、姻亲

三、亲属称谓

第二节 婚姻

一、乱伦禁忌与婚姻

二、婚姻关系的缔结

三、婚姻关系的解除

第三节 家庭

一、家庭与家户

二、家庭的形式与功能

三、传统亲属关系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继嗣

一、继嗣群体的形式

二、继嗣规则和功能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组织

一、年龄群体

二、性别群体

三、共同利益社团

第二节 社会控制

一、社会规范

二、社会秩序

第三节 权力与权威

一、权力

二、权威

三、暴力


第七章 宗教与仪式

第一节 宗教的特征和类型

一、宗教的起源和特征

三、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

四、分散性宗教和制度性宗教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一、仪式的类型与构成

二、仪式与宗教体验

三、巫术与象征

第三节 宗教的功能与变迁

一、宗教的社会控制

二、宗教复振运动

三、世俗仪式


第八章 族际关系

第一节 多元社会与族际关系

第二节 族际包容性与适应性

第三节 族际冲突的根源

一、偏见与歧视

二、资源竞争

三、殖民主义遗产


第九章 现代化与全球化

第一节 现代化与世界体系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二、殖民主义

三、世界体系

第二节 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全球化的过程和特征

二、全球化与地方化

三、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移民

一、移民与跨国移民

二、海外移民社区

三、移民与认同

第四节 迈向未来的人类学

一、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二、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三、人类学的未来


第十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方法论

一、整体观

二、相对观

三、比较观

第二节 田野工作

一、主位与客位

二、观察与参与观察

三、谈话、访谈与访谈表

四、系谱方法与生活史

五、民族志及其写作

六、田野工作伦理

第三节 方法的创新

一、多点民族志

二、多学科交叉取向

三、新技术的应用


第二部分 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演进脉络和主要流派


第一章 古典进化论学派

第一节 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概念

一、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二、人类思维同一性(人类心理一致说)

三、实证主义

四、单线进化论

五、万物有灵论(泛生论)

六、比较法、残存法

七、氏族、胞族、部落

八、古典进化论学派对母权制、内婚制、外婚制、父权制、图腾制度的研究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二、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三、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学术贡献

二、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章 传播论学派

第一节 文化传播论的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二、文化传播中的“借用”

三、文化圈

四、区域研究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弗里德里希·拉策尔

二、莱奥·弗罗贝纽斯

三、弗里茨·格雷布内尔

四、威廉·施密特

五、威廉·里弗斯

六、埃里奥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

第三节 传播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文化传播论的进步性

二、文化传播论的局限性


第三章 历史特殊论学派

第一节 历史特殊论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对古典进化论和传播论的批判

二、构建人类文化和文明史

三、历史的方法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弗朗兹·博厄斯

二、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鲁伯

三、罗伯特·哈里·罗维

四、爱德华·萨丕尔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历史特殊论的合理性

二、历史特殊论的局限性


第四章 法国社会学学派

第一节 法国社会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整体观,

二、机械的组合与有机的组合

三、集体意识、社会事实、互渗律等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戴维·埃米尔·杜尔干

二、马歇尔·莫斯的交换理论

三、吕西安·列维·布吕尔原始思维理论

四、罗伯特·赫尔兹象征人类学研究

五、阿诺德·范·盖内普 “通过礼仪”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社会学派的贡献

二、社会学派的局限性


第五章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第一节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功能主义对文化的定义及文化功能理论

二、功能主义学派对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的研究

三、结构——功能主义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论

四、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

五、田野调查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二、布罗尼斯劳·马凌诺夫斯基

三、埃文思-普里查得

四、麦克斯·格拉克曼

五、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功能主义学派的贡献

二、功能主义学派的局限性


第六章 文化与人格学派

第一节 文化与人格学派主要理论:

一、无意识理论

二、“基本人格”概念

三、文化的差异与基本人格的差异

四、育儿方式与文化

五、文化模式与文化决定论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二、阿伯兰·卡迪纳

三、路丝· 富尔顿·本尼迪克特

四、玛格丽特·米德

五、拉尔夫·林顿

六、克莱德·克拉克洪及

七、许烺光

八、乔治·彼得·默多克

第三节 历史贡献及其批判

一、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贡献

二、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历史批判


第七章 新进化论学派

第一节 新进化论学派主要理论

一、普遍进化论与多线进化论

二、社会文化整合

三、文化生态学、一般进化、特殊进化

四、文化唯物主义

五、主位方法与客位方法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莱斯利·阿尔文·怀特

二、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

三、艾尔门· 罗杰斯· 塞维斯与马歇尔. 萨林斯

四、马尔文·哈里斯

第三节 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一、新进化论学派的历史进步性

二、新进化论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第八章 结构主义人类学

第一节 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列维·斯特劳斯及其理论来源

二、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

三、结构主义与结构功能学派

四、结构人类学的贡献与意义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一、亲属称谓

二、亲属关系

三、交换理论

第三节 神话的结构与图腾

一、二元对立

二、《野性的思维》

三、图腾崇拜与分类

第四节 荷兰结构主义研究

一、德·荣格的二元性研究

二、尼达姆的结构与感情

三、范·巴尔的女性与互惠性

第五节 结构主义的学术贡献与局限性

一、结构主义的学术贡献

二、结构主义的局限性


第九章 象征人类学

第一节 心理学、符号学、结构主义与象征

一、弗洛伊德与梦的解释

二、符号学与象征

三、结构主义与象征

四、利奇与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第二节 象征与社会分类

一、玛丽·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

二、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象征理论

第三节 象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仪式过程研究,阈限与交融理论

二、剧场与隐喻

三、象征与亲属制度、社会组织

四、象征与仪式、神话

五、象征与语言、人观


第十章 解释人类学

第一节 “解释”的人类学

一、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二、克里福德·吉尔兹及其学术发展

三、宗教象征体系的符号意义

第二节 解释与深描

一、文化的解释

二、深描

第三节 解释人类学的影响

一、写文化与文学回归

二、解释人类学对当代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第十一章 实践理论

第一节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场域、惯习概念

第二节 马歇尔·萨林斯对功利主义实践理性的批判

第三节 人类学的责任与反思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发展

一、苏维埃民族学的特点与贡献

二、中国民族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几个主要学派

一、结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

二、政治经济学派及其民族志


第十二章 后现代理论

第一节 后现代理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哲学背景

三、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第二节 认知人类学

一、文化的分类

二、认知与符号意义、结构、行动

三、认知人类学的启示

第三节 人类学的反思

一、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行动主体

三、解构

四、实验民族志

五、理论范式多元化与人类学重构


第十三章 社会性别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基本概念

一、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性主义理论思潮

二、生物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

三、劳动的社会性别分工

第二节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添加”妇女

二、妇女人类学

三、女性主义人类学

四、社会性别人类学

第十四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实践

第二节 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的理论及学科特点


附:“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参考书目

1.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2.周大鸣、何明、刘夏蓓等编著:《人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3.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黄淑聘、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珏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云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为每位考生提供了宝贵的复习指南。我们衷心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深刻理解大纲的核心要点,并据此制定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复习计划,在考研之路上稳步前行。


推荐阅读:2025年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汇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