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25年暨南大学考研《社会研究方法B》考试大纲发布

2024-08-21 16:27

随着暨南大学2025年硕士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的发布,考生们现在可以依据大纲更有目的地进行复习。本文将详细介绍《社会研究方法B》考试大纲,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准备考试。考试大纲的发布标志着备考进程进入了一个更加具体和明确的阶段,考生们可以根据大纲内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2025年暨南大学社会学专业

《社会研究方法B》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理论》《应用社会学》一起,构建成社会学学科的三大支柱。本课程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以及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个方面着手,对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技术进行系统全面地介绍。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技术,以提高认识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现象、解释与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二、考查范围


(一)社会研究概论

1、考查目标

本科目旨在检测考生对以下几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社会研究的概念和特点,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掌握与理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异同点,研究设计的基础知识,社会测量与操作化方法的具体应用,抽样方法的正确运用。

2、考查内容

(1)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①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及其意义、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②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方法与技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论背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

④研究的过程:研究的主要阶段、研究过程示例。


(2)理论的建构与检验

①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概念、理论的层次、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②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与假设。

③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科学环 ”、两种推理方式、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④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理论构建的过程、理论检验的过程。


(3)选题与文献回顾

①研究问题及其来源:研究问题的概念、研究问题的来源。

②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③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

④文献回顾:文献回顾及其意义、文献回顾的方法。


(4)研究设计

①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②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③研究方式:四种基本的观察方式、研究方式的选择。

④分析单位:分析单位的概念、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⑤时间维度: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⑥具体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5)测量与操作化

①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测量的定义、测量的四个要素、社会现象测量、测量层次。

②概念的操作化:概念、变量与指标、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操作化的方法、指标选择的多样性、操作化举例。

③指数与量表:指数与量表的概念、李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④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效度、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6)抽样方法

①抽样的意义、作用:抽样的概念、抽样的作用、抽样的类型。

②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分布、抽样的一般程序、抽样设计的原则。

③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分段抽样。

④户内抽样与PPS抽样:户内抽样、PPS抽样。

⑤非概率抽样方法: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⑥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样本规模、影响样本规模的确定因素、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

1、考查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收集资料、数据的基本方式,熟悉问卷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2、考查内容

(1)调查研究

①问卷调查研究及应用领域:调查研究的概念、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调查研究的题材。

②问卷设计:问卷的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设计的步骤、题型及答案的设计、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③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自填问卷法、自填问卷法的四种方式、结构访问法的两种方式。

④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员的挑选、培训调查员的方法、联系被调查者、调查过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保证调查的回收率。

⑤问卷调查研究的特点与应用: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调查研究的主要弱点、调查研究方式所面临的挑战。


(2)实验研究

①实验的概念与逻辑:实验及其基本要素、实验的逻辑、实验的特点与意义。

②实验的程序与类型:实验研究的程序、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对自变量的操纵、实验的分类。

③基本实验设计:经典实验设计、更为复杂的实验设计。

④实地实验: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群体间的冲突。

⑤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重大事件的影响、实验对象的发育所造成的影响、 前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实验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影响。


(3)文献研究

①文献与文献研究:文献的类型、文献研究及其类型。

②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概念与例子、内容分析的程序。

③二次分析:二次分析的含义、二次分析的步骤、美国《综合社会调查》(GSS) 简介、二次分析的优缺点。

④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概念、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主要 步骤、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方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效度与信度。

⑤文献研究的特点:文献研究的优点、文献研究缺点。


(4)实地研究

①实地研究及其类型:实地研究的概念、个案研究及社区研究、实地研究的例子。

②实地研究的过程:选择研究背景、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实地研究中的记录。

③观察法:观察的概念及其类型、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角色、参与观察法的特点、参与观察法的应用。

④无结构访谈法:无结构访谈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无结构访谈的要点、访谈控制的方法、集体访谈。

⑤实地研究的特点与应用: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点。


(三)资料分析与表达

1、考查目标

检测考生对定量资料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检测考生对定性资料基本方法的掌握,检测考生对研究报告写作基本规范的掌握。

2、考查内容

(1)定量资料分析

①数据的整理与录入:资料的审核、资料的转换、数据录入、数据清理。

②单变量统计分析:单变量描述统计、单变量推论统计。

③双变量统计分析:交互分类与X2 检验、不同层次变量的检验、回归分析。

④多变量统计分析:阐释模式、复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定性资料分析

①定性资料及其形式:定性资料及分析的概念、定性资料的特点、定性资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的差别、定性资料分析的目标。

②定性资料分析的若干性质:概括性的问题、测量与比较的问题、推断因果联系的问题、实地证据的总结与表达问题。

③定性资料的整理:整理笔记与建立档案、定性资料的编码、形成概念、撰写分析型备忘录。

④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定性资料分析的基本过程、几种定性资料分析方法。


(3)撰写研究报告

①研究报告的类型与撰写步骤:研究报告及其类型、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研究报告的“沙漏”形式。

②导言:研究问题及其背景、文献评论、介绍自己的研究。

③方法:有关研究方式、研究设计的介绍、有关研究对象的介绍、有关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有关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对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的说明。

④结果。

⑤讨论。

⑥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小结和摘要、参考文献、附录。

⑦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行文要则、引用与注释。

⑧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社会研究基础(30±10分)

2、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70±10分)

3、资料分析与表达(50±1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30分)

2、简答题(60分)

3、分析论述题(60分)


四、试题示例

(一)名字解释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分层抽样

2、四分位差

3、操作化

……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如何进行焦点小组访谈。

2、请简述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方法的异同及其各自适用情境。

……

(三)分析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共60分)


1、分析题例题

在既往的学术研究中,对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学科视野。在党史研究领域,对该主题的讨论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考证以及整个共产党农村调查的历史,并以此为基础对具体土地政策的“左”或“右”进行判定(参见罗平汉,2009)。在社会经济史视域下,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文本被作为理解近代以来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材料加以对待:曹树基(2012)依循《寻乌调查》提供的线索对中国东南地区的地权结构与社会结构进行了讨论;温锐、陈涛(2015)结合《寻乌调查》以及地方史志材料对清末民初赣南地区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突破了既往“阶级关系对立”的单一认识。同时,亦有学者对共产党开展的其他调查研究进行了考察,张玮(2009)以1942年张闻天农村调查为中心,分析了战争和中共减租政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孟庆延(2017)通过对以彭湃为代表的“农运派”革命干部的考察,揭示了早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实践经验对毛泽东农村调查方式的影响。上述研究呈现了复杂的地域社会状态,但缺少对调查文本本身的生产机制及其内在逻辑的关注。在有关土地革命的社会学研究中,农村调查被作为一种权力技术来理解,方慧容(2001)指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治理面相,强调权力对地方社会的渗透以及对普通农民的“改造”;罗平汉(2010)则揭示了延安时期农村调查在反对当时党内“教条主义”中的重要作用。林东(2011) 指出,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兴起的社会调查运动并非只是学术活动,更是文化与政治的实践,其本质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政治精英开始有意识地运用理性与科学来重新构建自身的文化与政治生活,并构成了重要的大众动员手段。尽管林东并未将研究焦点直接放置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上,但他将 20 世纪初兴起的社会调查运动放置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理解,指出了作为权力技术的社会调查与现代国家构建之间的内在关联,为我们思考毛泽东农村调查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该研究只是将广义的社会调查运动理解为当时的知识与政治精英解决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科学工具和治理技术,并未注意到社会调查运动兴起背后的社会思潮基础。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关于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及其实践这一主题,笔者认为尚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其一,作为在整体社会思潮背景下、同时又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生成的政治传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是如何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成型的?农村调查如何做到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复杂多样的具体经验,加以提炼和总结并形成具体政策,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农村调查实践如何将阶级术语转化成社会调查中的操作性概念?又如何从农村调查的实践中提炼出关于当时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的理论阐释?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回应,有助于我们在社会思潮的意义上理解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理论意涵,从而突破“治理术”面相的单一理解。

其二,毛泽东农村调查既是制定具体土地革命政策的重要手段,亦是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理论工具,进而成为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那么,它有着怎样的实践特征与内在逻辑?

其三,毛泽东农村调查强调以实际调查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这一调查实践使用了怎样的概念、理论与框架去理解当时的乡村社会?乡村社会中复杂多样的要素如何被提炼、改造? 这一调查研究传统对乡村社会与现实政治都产生了怎样的具体影响?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构成了本文的核心旨趣。

(1)社会学研究为什么要进行文献综述?

(2)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3)社会学研究的文献综述有哪些注意事项?


2、设计题例题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当中,农村青年的阶层流动受到榜样效应与同群效应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请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对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农村青年阶层流动进行研究。


3、论述题例题

请比较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


五、初试科目专业课参考书目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暨南大学2025年硕士入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B》考试大纲为每位考生提供了坚实的复习基础。我们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精心设计自己的复习计划,在考研道路上稳扎稳打。


推荐阅读:暨南大学2025年硕士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汇总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