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法考考生!这些常见刑法词汇都明白其解释吗?犯罪未完成时态篇
24年法考考生!这些常见刑法词汇都明白其解释吗?犯罪未完成时态篇
各位24年的法考考生们,各位应该都知道刑法是法律考试的占比很大的“重头戏”。要想拿下法考中刑法的部分,对常见刑法词汇的了解至关重要。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那些挑战性的词汇和它们复杂的含义?
不要担心,为了让你在这个复习阶段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优路教育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系列——“24年法考考生!这些常见刑法词汇都明白其解释吗?”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找寻出刑法中常见名称的解释,助力各位考生备战2024年法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犯罪未完成时态篇的常见名词解释!
犯罪未完成时态
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隔离犯:
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时空上的间隔。隔离犯的着手以危险是否现实、紧迫、直接为标准。
不能犯:
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故意,但客观行为没有实现构成要件内容的可能,也不可能发生法益侵害结果。不能犯不构成犯罪。不能犯与未遂犯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实现犯罪的可能性,而后者有这种可能性。
对象不能犯:
因为不存在犯罪对象,导致不可能构成犯罪。例如,误认为被害人在卧室而隔窗枪击。
手段不能犯:
又称“工具不能犯”、“方法不能犯”。因为手段不可能产生任何危险,导致不可能构成犯罪。例如误把白糖当作砒霜投毒杀人,未能致人死亡,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手段不能犯。
迷信犯:
又称“愚昧犯”。是指行为人由于极端迷信、愚昧无知而采取没有任何客观根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发生实际危害的手段或方法来实现其犯罪意图的情况。比如捏小人扎针诅咒对方死亡。迷信犯主观上存在着犯意,但其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中的行为,因而不是犯罪。
关于其他相关内容可见:24年法考考生!这些常见刑法词汇都明白其解释吗系列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