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秋分节气养生:如何在自然更迭中保持健康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不仅标志着自然界的又一次更迭,也寓意着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秋分悄然而至,昼夜平分,寒暑相宜,我们仿佛能在这份平衡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律。
古人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简单描述,更是对生命哲学的一种深刻领悟。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分的世界,探寻那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养生之道,让身心在秋风的轻抚下,收获一份宁静与安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民俗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秋分到,意味着正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南方的气候由此时开始入秋,在这一节气的清晨或傍晚,人们都能从风中感受到秋凉之意。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分后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起居:早睡早起
秋分节气也要坚持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顺应大自然秋季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利于人体阳气的敛藏,收藏越深越有利于来年春夏的生长。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晚9点至10点入睡,早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分之后穿衣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可以适当“秋冻”,但前提是让自己不感到寒冷为宜。
此外,随着气温降低,我们应注意在床上垫上保暖效果较好的纯棉材质的床褥,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秋分过后就不宜再睡凉席了,尽量同时将毛巾被换为具有更好保暖效果的薄被。
运动调摄:动静结合
秋分过后,秋意渐浓,秋风阵阵,但也多有秋高气爽之时,这是开展运动锻炼的好时机。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动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同时还能防止身体收敛太过。
登高、散步、慢跑、打球、游泳,或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气功均可。在开展“动功”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静功”,如站桩、打坐、腹式呼吸、按摩等。动可强身、静可养身,动静结合可达身心康泰之效。
慢跑:慢跑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保证脑部血液供应,此外还可以刺激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能量消耗,提高抵抗力,使人精力更充沛。
登高:登高可以增强体质,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腹式呼吸:平躺在床上,长呼长吸100次,帮助排出腹部废气。
脐周按摩:平躺在床上,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脐周100次,有助于提高胃肠道功能。
情志调养:安神定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的情绪,即俗话说的“悲秋”,导致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
所以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秋高气爽是外出秋游、登高的好季节,这样有助于舒缓情绪,开阔心胸,防止悲秋。
饮食:滋阴润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中医有“燥令伤肺”之说,即是这个时节人体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因此,秋季养生首先得养肺。
润燥之法可以多喝水,或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不同,适当进食甘润、温润之品,以发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的作用。
此外,秋分时节还可参考以下饮食原则:
①养胃吃南瓜:秋分节气过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时节,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秋季暖胃护胃佳品。
②进补需有度:秋分时节贴秋膘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无益。
③饮食润且酸:根据“燥者润之”的原则,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豆浆等。
另外,根据秋季“少辛增酸”“酸甘化阴”的饮食原则,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
注意,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
功法保健:叩齿吞津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的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强则齿健;反之叩齿能强肾壮骨。
古人将唾液称为醴液、琼浆、玉泉等,认为津液为肾中精气所化,咽之能滋阴补虚降火。
具体步骤如下:
1、叩齿:心静神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2、搅舌:叩击结束,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共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
3、漱津:自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口含唾液用两腮作漱口动作36次。
4、吞津:漱津后,将津液分三次缓缓咽下,注意在吞咽时,意守丹田,好像把津液送到丹田一样。
每日可练三次,能起到强肾健脾,滋阴补虚的作用。
穴位保健
肺与秋气相通应,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秋分穴位养生仍以“补养肺气”为原则,推荐养生穴位:肺俞穴和大肠俞穴。
肺俞穴
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背部之处,与肺脏内外相应,是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按摩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等作用。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敲背部肺俞穴数十下,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大肠俞穴
大肠俞为手阳明大肠经经气汇聚之处。大肠为“传导之官”,能调节水液代谢。按压该穴位能缓解肠道不适等症状,便秘的时候要重点按压左侧的穴位。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双手上下擦揉两侧大肠俞穴,每次3~5分钟,以局部自觉温热感为宜。
其他养生技巧
秋凉腰痛用热敷
秋凉之后,很多人腰病又犯了,这时,不妨试试下面的简单治法,非常有效哦。
热敷腰部及大椎穴、委中穴、承山穴,简单的用个暖水袋就行,每次十分钟;
黄酒温热后,涂于腰部及痛点,然后用暖水袋热敷;
腰部酸沉无力,可先灸神阙穴,后灸腰部,每次时间20分钟。
脾胃虚寒炒食盐
夏天贪凉容易造成寒积脾胃,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
人们往往会出现食冷后胃部绞痛,或者腹部温度偏凉、按上去发硬,这都属于脾胃虚寒的表现。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
神经衰弱勤泡脚
睡前热水泡脚,具有敛阳之效,百合水泡脚更能治疗神经衰弱。
做法:取鲜百合100克,酸枣仁20克,远志15克。
将鲜百合浸泡一夜,与酸枣仁,远志加水2000毫升煮沸,取汁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每天睡前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
功效:可安神宁心,益气补中,对神经衰弱型失眠,多梦很有效。
身体疲乏闻橘子
秋分节气之后,秋乏的感觉会更加明显,此时不妨在身边放一些吃剩的橘子皮,它清新的气味,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兴奋,让人神清气爽,也能清除污浊的空气,美化室内环境。
从中医角度来说,橘子具有的芳香味,又可以化湿、醒脾、避秽、开窍。
当感觉乏力、胃肠饱胀、不想吃东西时,其清香还可以缓解不适。
此外,橘子芳香的气味,还能够使人镇静安神,放在床头,还有利于促进睡眠。
出现燥咳用六汁
过了秋分,空气干燥,秋风更凉,易出现咳嗽,嗓子干痒等症状。若皮肤干燥、阴虚燥咳,可以榨点“六汁饮”喝。
做法:取雪梨1个(去核),鲜藕、荸荠、白萝卜、甘蔗、鲜百合各30克,榨汁后混匀食用,每次喝30毫升,每天2~3次。但是如果是受凉咳嗽,应多吃山药、冬枣、莲子等食物。
此外,由于肺脏功能弱的时间是21点~23点,因此,大家还可以在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同样可以滋润肺脏,缓解咳嗽。
鼻塞别忘用热水
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即可滋润肺脏,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1次。
推荐药膳茶饮
陈梅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10克。
【制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板栗银耳小米粥
【材料】板栗100克,银耳10克,小米50克,枸杞5克,冰糖适量。
【制法】银耳用温水泡发,板栗剥壳去皮掰成小瓣备用。砂锅中加水适量,放入泡发好的银耳,大火烧开后,加入小米和板栗,转小火,慢慢炖煮约45分钟,然后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全部溶化,熄火,加入枸杞,盖上盖子焖10分钟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补脾健胃。适合秋燥伤阴、脾胃偏虚之人。
莲藕淮山脊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鲜淮山500克,猪脊骨500克,蜜枣2枚,生姜3片。
【制法】莲藕、淮山洗净切块,猪脊骨洗净、切块、水焯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润燥,健脾补虚。适合脾虚阴伤,口唇肤干、体虚脾弱之人食用。
(文章来源于广东中医药局)
秋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节气,它教会我们如何在自然的更迭中寻找平衡,如何在生活的琐碎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通过遵循秋分的养生之道,我们不仅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更能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丰盈。无论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还是情志调养、运动养生,每一份努力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让我们在秋分的引领下,继续探索中医养生的奥秘,将这份古老而智慧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之中,让健康与幸福常伴左右。让我们在秋分的季节里,共同收获一份来自自然的馈赠。优路教育传统师承/中医专长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医养生领域,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