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中医的起源与发展:探究千年传承的医学体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这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生命奥秘的深刻理解与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
从远古时期的萌芽,到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疗效,在世界医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一同追溯中医的起源,探索其问诊方法的精妙,梳理其发展的脉络,并品味那些充满诗意的中医称谓,共同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医的起源
《中国医学史》作者说:中国医药之起源,历来有尊伏羲、神农、黄帝为医神者。有尊伏羲“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间接说明了针药的渊源;有尊“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关于中药,特别是植物药的最早发现和使用,在古代无不归功于神农;有尊“黄帝使岐伯、尝味草目、典主医药”者,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即是借黄帝与岐伯之口,来传达中医学流传千古的理论体系。
中医的问诊方法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的发展脉络
夏代(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
唐代,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
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中医的称谓
岐黄
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青囊
指古代医生存放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曰:‘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曰:‘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杏林
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中医,这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医学体系,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的价值愈发凸显。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贡献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来源于怀集融媒)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将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前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优路教育传统师承/中医专长栏目将与大家携手并进,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中医的智慧之光永远照耀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