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相连:陪诊师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陪诊师需要重视与患者家属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信任的基石,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让家属感到陪诊师的专业、负责以及真诚。陪诊师与家属的沟通技巧不仅仅影响服务的品质,更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和整个家庭的心理状态,是陪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沟通技巧
一、建立信任与亲和感
①初次接触时,保持微笑和友善的态度,热情主动介绍自己,并向患者家属讲明自己的职责范围。
②用温和、耐心的语气与家属交流,表现出真诚和关心,让家属感到您的专业性和热情,从而信任您。
二、积极倾听
①保持专注的眼神交流,适时点头、回应,表明您在认真倾听。不打断医生和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
三、清晰准确的表达
①用简单的话语词汇向患者及家属表达您的意思,确保家属能够理解您的意思。
②讲话速度缓慢,语速不要过快。
③在向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要有条不紊的讲述。
四、提供充分的信息
①就诊前,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提前告知就诊时间、注意事项、需要带的物品等资料。
②和患者及家属说明就诊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预期效果。
③及时反馈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情况,让家属随时了解进展。
五、理解家属的情绪
①家属可能表现出焦虑、担心、哭泣甚至崩溃,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并且表以理解。
②用安慰的话语和肢体语言,如轻拍肩膀,拥抱等安抚他们。
六、尊重家属的意见和决定
①在治疗方案选择等问题上,需要充分听取家属的想法和意见,不可擅作主张。
②如果患者的家属中有不同意见,需要耐心的沟通讨论,得出最佳方案。
七、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①主动向家属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后续的沟通。
②看到家属信息要及时沟通,确保时刻联系,让他们感到您的服务是贴心靠谱的。
八、注意沟通的时机和环境
①不要在患者面前说比较敏感的话题,以免引起他们的情绪变化。
②建议选择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去沟通,减少外部的打扰。
九、解决问题的态度
①当遇到困难或突发情况时,不要慌,保持冷静,和家属一起讨论出最佳方案。
②出现问题,不要逃避,要承担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常用话术
-初次接触-
陪诊师:“您好,我是您在网上预定的陪诊师,我叫XXX,非常高兴能为您和您的家人服务。在接下来的陪诊中,我会全力帮助,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跟我说。”
-介绍陪诊流程-
陪诊师:“我先和您大概说一下今天的陪诊安排。我们会先去挂号,然后等待叫号就诊,医生可能会安排一些检查,我会全程陪同引导,您可以放心。”
-关于患者病情-
陪诊师:“为了更好地协助医生诊断,您能跟我详细说一说近期的症状、发病时间以及过往的病史吗?”
-检查前-
陪诊师:“接下来要做XXX[检查项目名称]检查了,您不用太紧张,检查大概需要[时长],我会在这儿等你们。”
-等待检查结果时-
陪诊师:“报告结果还需要一会才能出来,咱们先耐心等一下,您要是着急或者心里不踏实,我可以陪您聊聊。”
-结果出来后-
陪诊师:“报告出来了,咱们一起去找医生问一下,您别太担心,不管怎样,咱们积极面对!”
-治疗方案沟通-
陪诊师:“医生给出了[治疗方案简述],您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
客户:“我不太懂,您能再给我解释解释吗?”陪诊师:“好的,这个方案的意思是”
-结束陪诊-
陪诊师:“今天的陪诊就结束了,后面如果您还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祝您和家人一切顺利,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陪诊师与病人的沟通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关乎心灵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精湛的沟通技巧能让病人体验到安慰和关怀,感受到陪诊师始终如一的温情陪伴。希望更多的陪诊师能够通过这些技巧,倾注真诚与热情,为病人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