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考点速记(四)
在化工行业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初级安全工程师而言,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工安全》的相关考点不仅有助于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更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保障生产安全的作用。优路教育考虑到广东考生的需求,整理了《化工安全》考点速记帮助考生记忆考点,本文主要讲解“电解工艺”和“氯化工艺”。通过对这些工艺的简介、危险特性、监控要求及控制方式的梳理,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化工生产中所潜藏的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考点8:电解工艺★★★
1. 工艺简介
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在两个极上所引起的化学变化称为电解反应。涉及电解反应的工艺过程为电解工艺。许多基本化学工业产品(氢、氧、氯、烧碱、过氧化氢等)的制备,都是通过电解来实现的。
2. 典型工艺
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
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
3. 反应类型
吸热反应
4. 工艺危险特点
(1)电解食盐水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是极易燃烧的气体,氯气是氧化性很强的剧毒气体,两种气体混合极易发生爆炸,当氯气中含氢量达到5%以上,则随时可能在光照或受热情况下发生爆炸;
(2)如果盐水中存在的铵盐超标,在适宜的条件(pH<4.5)下,铵盐和氯作用可生成氯化铵,浓氯化铵溶液与氯还可生成黄色油状的三氯化氮。三氯化氮是一种爆炸性物质,与许多有机物接触或加热至90℃以上以及被撞击、摩擦等,即发生剧烈的分解而爆炸;
(3)电解溶液腐蚀性强;
(4)液氯的生产、储存、包装、输送、运输可能发生液氯的泄漏。
5. 重点监控单元
电解槽、氯气储运单元
6.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电解槽内液位;电解槽内电流和电压;电解槽进出物料流量;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电解槽的温度和压力;原料中铵含量;氯气杂质含量(水、氢气、氧气、三氯化氮等)等。
7.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电解槽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报警和联锁;电解供电整流装置与电解槽供电的报警和联锁;紧急联锁切断装置;事故状态下氯气吸收中和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8.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电解槽内压力、槽电压等形成联锁关系,系统设立联锁停车系统。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高压阀、紧急排放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装置等。
记忆口诀“氢氯混合极易爆,三氯化氮别小瞧,电解溶液腐蚀强,液氯泄露也得防。”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槽内两压形联锁,还需设立急停车,联锁停车都不行,阀门附件起作用。”
考点9:氯化工艺★★★
1. 工艺简介
氯化是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氯原子的反应,包含氯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氯化工艺,主要包括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
3. 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
4. 工艺危险特点
(1)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烈,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2)所用的原料大多具有燃爆危险性;
(3)常用的氯化剂氯气本身为剧毒化学品,氧化性强,储存压力较高,多数氯化工艺采用液氯生产是先汽化再氯化,一旦泄漏危险性较大;
(4)氯气中的杂质,如水、氢气、氧气、三氯化氮等,在使用中易发生危险,特别是三氯化氮积累后,容易引发爆炸危险;
(5)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遇水后腐蚀性强;
(6)氯化反应尾气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 重点监控单元
氯化反应釜、氯气储运单元
6.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氯化反应釜温度和压力;氯化反应釜搅拌速率;反应物料的配比;氯化剂进料流量;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氯气杂质含量(水、氢气、氧气、三氯化氮等);氯化反应尾气组成等。
7.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搅拌的稳定控制;进料缓冲器;紧急进料切断系统;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事故状态下氯气吸收中和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8.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氯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氯化剂流量、氯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高压阀、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装置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电解还是氯化工艺,它们虽然在化学产品的制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样也伴随着多种潜在的风险和危险。理解并实施相关的安全控制措施,如设立紧急停车系统、使用安全阀和其他紧急切断装置,对于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至关重要。此外,对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和监测,例如温度、压力和流量的实时监控,以及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的检测,都是实现化工生产安全的基石。通过这些措施的严格执行,我们能够确保电解和氯化工艺的安全性,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免受伤害,同时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2024年初级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考点速记汇总指南
相关推荐:2024年初级安全工程师考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