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传统师承/中医专长

中医科普|如何通过饮食和茶饮调理春季肝火旺盛

2025-03-05 14:40:00
中医(专长)医师考试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预约提醒
获取验证码
《隐私政策》《优路用户协议》

在优路教育中医师承专长培训栏目,我们深知春季养生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人体阳气生发、肝火易旺的时节。春天,万物复苏,人体也顺应自然规律,开始新一轮的生机勃发。然而,随着冬季潜藏的结束,很多人会出现肝火旺盛、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些春季常见的健康困扰,我们特别整理了这篇关于春季养肝、降火的中医知识,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实用的养生建议。

中医科普

肝火的表现症状

肝火常见表现为心烦易怒、抑郁爱叹息、口苦口干、胁肋部不舒服甚至疼痛,还可能会伴有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甚至突发耳聋、小便少且黄、大便干、舌红苔黄等症状,部分人还会出现失眠多梦、噩梦连连。

 

解决方案——代茶饮

柴胡甘草茶

适用症状:口干舌燥、嘴破。

材料:柴胡、甘草各3克。

功效:柴胡能疏肝解热、镇痛消炎,甘草则有助于清热解毒、益气生津。

玫瑰白芍茶

适用症状:舒缓胸闷、烦躁。

材料:玫瑰花、白芍各3克。

功效:玫瑰花可行气活血、理肝气、解郁,白芍平肝养阴、益气除烦。

菊花薄荷饮

适用症状:眼睛酸涩、头痛。

材料:菊花、薄荷各3克。

功效:菊花具平肝明目、解热养阴功效,薄荷疏肝解郁、清利头目。

银花栀子饮

适用症状:痘痘问题、浅眠。

材料:金银花、栀子各3克。

功效:金银花可散热解毒、凉血及消炎,栀子清肝泻火、镇静除烦。

 

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事情都应避免。

养肝四部曲

肝脏是个“化工厂”,我们三餐吃下的食物都须经过它的“解毒”处理。因此,更要仔细养护。

1 饮食养肝

增甘少酸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过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甘味食物能健脾胃,可做春季养生之用。

多吃酸味的食物则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之品,忌酸涩。

饮食清谈

此时,饮食宜清温平淡,忌生冷。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

营养平衡

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春季饮食更应注重膳食平衡,不能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养阳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补阳”,此时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抵御邪气侵袭。

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平时可适当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如葱、蒜、韭等。

多喝水

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

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

多食蔬菜

人们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因此,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

 

2 养肝血,靠睡眠

“人卧则血归于肝”,按时就寝、睡眠充足是养肝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好的睡眠能养护肝脏,保证人体按时进入睡眠,肝脏才能得到充分休息,恢复元气。

 

3 生气伤肝,学会宣泄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舒畅”,恼怒、烦闷伤肝会引发肝火。

比如说,上班族经常受老板的气,憋了一肚子的火,又强忍着不能发泄,时间长了就会肝火郁结,睡眠也会出现障碍。

中医说“百病生于气”,说的就是很多病都与情志不遂所造成气血经络不通有关。

春季,平时应多和开朗乐天的人交流,吸收正能量。偶尔饮用一杯玫瑰花茶,也可以起到疏肝的作用。

 

4 户外踏青,有助降火

运动是促进气血调和、疏肝降火的好方法。

踏青、郊游,观赏自然界的绿色植物,吐故纳新,强身健体,既可以和家人、朋友增进感情,又可以怡情养肝。

 

春季养肝穴位

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

把肝这个解毒工厂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穴位:大敦、行间和太冲。

1 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都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 太冲穴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行间穴”的方向推揉,就可以把肝火发出去了。

 

(文章来源于广东省中医药局)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深入了解了春季养肝、降火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在优路教育中医师承专长培训栏目,我们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的精髓,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春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也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时节。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合理调整饮食、作息和情绪,通过科学的养肝方法和适度的户外活动,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滋养和放松。同时,别忘了关注我们优路教育中医师承专长培训栏目,获取更多中医养生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一起迎接一个健康、美好的春天!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