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教育,
点亮职业人生!
您当前选中区域:
传统师承/中医专长

中医科普|花生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全面解析

2024-07-21 06:00:00
中医(专长)医师考试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预约提醒
获取验证码
《隐私政策》《优路用户协议》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个熟悉的谜语,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吧?没错,就是素有“长生果”美誉的花生。

 

花生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零食,它的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和多种保健功效。花生叶、花生衣、花生壳、花生芽等都可以食用,并且各有其独特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花生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以及各种花生食疗方,帮助您充分利用这种“长生果”来护心、补血、增强记忆力等。

 

花生,学名落花生,俗称番豆、长生果等,是我国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的原产地在南美洲,公元十五世纪末或十六世纪初传入中国。

 

在明代《常熟县志》就有记载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目前,花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种。

 

花生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中医认为,花生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等功效。

 

巧调脾胃

花生有健脾养胃,润肺化痰之功,可以主治脾虚不运,反胃不舒,大便燥结等。

清初三大医家之一的张璐在他的《本经逢原》也言花生“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对于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士,适量吃点花生,可以达到健运脾胃的目的。

明代云南人兰茂在《滇南本草》中记载花生“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

清代《药性考》一书中还介绍了花生生用和炒用的功效区别,如“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增强记忆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锌,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延缓大脑功能衰退,增强记忆力,花生中含有的生物活性还可抑制肿瘤疾病发生,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降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几率。

 

降低胆固醇

不少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是胆固醇较高的人,都喜欢随手吃花生,因为花生中有一种油酸的成分,它不仅对人体心血管有益,而且还可以降低人体中的有害胆固醇。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天然的滋补佳品,食疗功效很好,胆固醇高的人,可以每天吃一小把,体质好的人也可以常吃,能预防不少慢性疾病呢。

 

花生全身是宝

除花生仁外,花生红衣,花生壳,花生叶、花生芽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应忽视。

 

花生红衣

花生红衣即花生的种皮,味甘、涩,性平。归肺、脾、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各种出血证及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所以在有些人在食用花生的时候,喜欢把红色的花生皮给搓掉,只吃白色的花生仁不是很好的习惯。中药花生衣的作用,常用的补血中成药——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花生红衣。花生衣消化功能差者慎用。

 

花生壳

花生壳是花生果实的荚壳。洗净晒干用,可以敛肺止咳,对于久咳气喘,咳痰带血有一定疗效。花生壳煮水代茶饮,有助于保护心脏、平稳血压,减少病痛。

 

花生叶子

花生叶子具有昼开夜闭的特性,具有很好的安眠效果,对于各类失眠,尤其是老年失眠具有明显功效。

此外,花生叶还具有养胃护胃、补养肝肾、解酒排毒、止血等功效,还可调节神经衰弱,对高血压也有一定调理作用。花生叶作为蔬菜,其升糖指数很低,适合糖尿病患者。

从中医角度看,花生叶药食同源,安全性高。民间也常以此代茶饮,治疗,失眠,高血压等,如干品用30g,鲜品用60g,开水冲泡,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睡眠质量。

 

花生芽

现代研究发现,花生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更易于吸收;油脂含量降低,并且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率。

花生芽的白藜芦醇含量比花生的要高出好多倍,堪比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白藜芦醇具有抑制癌细胞、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作用,保健价值高。

花生芽吃法多样,热炒、凉拌、泡菜、涮火锅、都很美味,也可根据各人的喜好搭配食用。

人工发芽的花生没有毒,发芽反而会使得花生的营养成分大大增高。但有一种情况绝对不能吃,发霉发菌的是不能吃的,它有黄曲霉菌是致癌的。

 

花生怎么吃?

一般来说,新鲜花生味甘甜,性偏凉润,清燥润肺化痰的效果较好;干花生水分较少,含油量较高,达50%,因此被誉为“植物肉”,其润肠通便的效果更好,但体寒湿滞者不宜服用,而且大量的油脂使人易产生饱腹感,小孩子可不能贪吃,否则也容易腹胀难以消化;煮花生性温和,补益脾胃功效较佳。

花生尽量水煮吃。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具有显著作用。

花生在生长及加工的全过程中,都有可能感染黄曲霉菌,黄曲霉菌毒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较强的致癌物,它的理化性质相当稳定,在人体内不能降解,而且耐高温,即使加温到200℃,也不能破坏黄曲霉菌毒素。它具有水溶性,而经过漂洗、水煮,花生所污染的黄曲霉菌毒素基本上能溶到水里去,吃煮熟的花生相对来说较为安全,也易于消化吸收。此外,吃花生可尽量连皮一起吃,对健康更有益。

《本草求真》载:“花生,专入脾肺,味甘而辛,体润气香,性平无毒。按书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润肺,果中佳品。诚佳品也……仍当从其体气以为辨别,则得之矣。”说明花生虽好,也得食用得当,才能补益人体,如炒花生偏芳燥,醒脾开胃的功效强,但多食易上火,致口舌生疮、齿龈肿痛。

需要注意的是新鲜花生必须晒干后存放在干燥通风之处,否则容易受潮产生霉变,霉花生千万不可食用,一定得牢记。

 

禁忌人群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g),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痛风患者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

 

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

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花生食疗方推荐

花生眉豆凤爪汤

食材:花生、眉豆各50克,枸杞子30克,红枣3枚,生姜3片,鸡脚6只。

做法:先将所有食材清洗干净,然后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补脾益肺、滋补肝肾、益精填髄、强筋壮骨,适宜于秋冬季节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脾肺虚弱,食少纳呆,肺虚久咳,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花生木瓜章鱼汤

材料:花生100克,半生熟木瓜1个,章鱼干1只,猪瘦肉50克,生姜4片。

做法:木瓜去皮切块;章鱼提前泡软、洗净;花生提前1小时温水泡好;将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1小时,下盐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和中,养胃生津,有通乳作用。

 

花生猪蹄汤

材料:猪蹄2只,花生200克,葱2片,姜2片

做法:将猪蹄放进凉水里,烧开后去除血沫,冲洗干净后待用。砂锅内注入凉水,将猪蹄、花生、葱片、姜片一起加入锅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煨制100分钟即可。根据口味适当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等作用。

 

花生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在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从花生仁到花生红衣、花生壳、花生叶、花生芽,每一个部分都可以为我们的健康带来益处。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花生的全面营养价值和多种食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文章来源于广东省中医药局)

优路教育传统师承/中医专长栏目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多专业的中医养生知识和实用建议,助您在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感谢您的关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