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理社工综合能力考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作为助理社会工作者,面对形形色色的服务对象及其复杂多变的问题,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无疑是一把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这一模式不仅关注服务对象个体的心理状态,更重视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通过综合运用非反思性直接治疗、反思性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等技巧,助理社会工作者能够引导服务对象逐步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成长与蜕变。
【相关推荐】
知识点十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理论假设
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人在情境中)
(二)治疗技巧
1.直接治疗
(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服务,服务对象处于被动服从的位置。不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
支持: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和同理心等方式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给予服务对象认可、肯定、理解。
直接影响: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
探索—描述—宣泄: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宣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改善服务对象不良的行为。
(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关注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现实情况反思:分析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
心理动力反思: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
人格发展反思:重新认识自己以往经历,调整自己的人格。
2.间接治疗
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方来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心理动态诊断:评估服务对象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
缘由诊断: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分类诊断:对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判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关注优路教育>>2025年助理社会工作者频道页,可以获取更多关于2025年助理社会工作者报考、备考及有关资讯内容,也可以加入社工备考社群,有效的备考!
回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助理社会工作者实践中的应用,我们不难发现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它不仅帮助助理社会工作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服务对象,还为服务对象提供了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助理社会工作者应继续深化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