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夯基考点:CM合同模式
随着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时间的临近,备考的紧迫感也随之增加。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考试要点,优路教育监理工程师栏目特别策划了一系列备考资料,旨在为考生提供复习指导。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CM合同模式。
考点29:CM合同模式
(一)CM模式及其类型
所谓CM模式,是指由业主委托一家CM单位承担项目管理工作,该CM单位以承包单位的身份进行施工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活动,组织快速路径的生产方式,使工程项目实现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
CM模式尤其适用于实施周期长、工期要求紧的大型复杂工程。与传统总分包模式下施工总承包商对分包合同的管理不同,CM合同属于管理承包合同。
依据业主委托管理范围和责任的不同,CM模式分为代理型CM模式和风险型(Non-Agency,非代理型)CM模式。
对于代理型CM模式,CM承包商只为业主对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不负责工程分包的发包,与分包单位的合同由业主直接签订,CM承包商不承担项目实施的风险。
(二)风险型CM模式的工作特点
风险型CM承包商的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前阶段的咨询服务和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工作。
CM承包商对业主委托范围的工作,可以自己承担部分施工任务,也可以全部由分包商实施。其自己施工的部分属于施工承包,不属CM的工作范围。
(三)风险型CM模式的合同计价方式
1.合同计价方式
风险型CM合同采用成本加酬金的计价方式,成本部分由业主承担,CM承包商获取约定的酬金。CM承包商签订的每一个分包合同均对业主公开,业主可以参与分包合同的谈判,业主按分包合同约定的价格支付,CM承包商不赚取总包与分包合同之间的差价。
CM承包商的酬金约定通常可选用如下方式:固定酬金;按分包合同价的百分比取费;按分包合同实际发生工程费用的百分比取费。
2.保证工程最大费用(GMP)的限定
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化,CM承包商要陆续编制工程各部分的工程预算。施工图设计完成后,CM承包商将按照最终的工程预算提出保证工程最大费用,并与业主协商达成一致后,按GMP的限制制定计划并组织施工,对施工阶段的工作承担直接经济责任。
当工程实际总费用超过GMP时,超过部分由CM承包商承担,体现了CM管理承包的风险性,也使业主方造价控制风险大大降低。
通过深入学习CM合同模式,考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还能够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优路教育监理工程师栏目提供的资料,旨在帮助考生在繁忙的复习中抓住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监理工程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