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老年人安全服用药品常识 促进合理用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查体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并且需要长期服药。然而,由于年龄、缺乏用药常识等原因,老年人经常出现服药不规律、服药时机不对的情况。因此,关注老年人的用药宣教,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变得十分必要。只有用正确的方式服药,才能保证安全和药效。
服药的较好时间应根据药物种类决定;普通药物服药时间无特殊要求,饭前、饭后均可;部分特殊药物会限制服药时间,以发挥良好的药效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遵循医嘱服用。服药期间禁烟、酒、避免食用生冷、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同时要规律服药,不要忘记服药,否则不利于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服药的较好时间点
一、饭前
需要饭前15分钟-1小时服用的药品有:
a.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b.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等,有利于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
c.助消化药:如多潘立酮片,一般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气等;
d.治疗骨质疏松类的药物:如阿仑磷酸钠,利塞膦酸钠,需要在餐前30分钟大量水送服。因该药有损伤食道粘膜作用,故应将药物快速通过食道进入胃部;
e.降压药物:根据人体血压的生理高峰,降压药均应在晨起即刻服用;
f.降糖药:降糖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均应在第一顿餐前服用。
二、饭中
随餐服用的药品有:
a.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在进食后随着食物会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吸收;
b.降糖类:如阿卡波糖,应第一口主食嚼服。
三、饭后
需要饭后服用的药品(一般为饭后30分钟)有:
a.铁剂:在进食后15-30分钟服用铁剂,一方面可以减少铁剂对胃的刺激;另一方面,还可以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的停留时间,使铁剂被十二指肠充分吸收,如硫酸亚铁片;
b.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螺内酯在饭后服用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c.消炎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四、空腹
需要空腹服用的药品(一般为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有:
a.驱虫药:驱蛔灵;
b.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诺氟沙星,空腹吃疗效好,而且要用大量的水来送服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粘膜上面。
五、睡前
需要睡前服用的药品(一般为睡前30分钟)有:
a.降血脂药: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因为胆固醇在夜间合成,睡前服用可以达到较高的降脂作用。
b.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
c.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发作,因此像沙丁胺醇这样的平喘药,适宜在睡前服用,以减少夜间哮喘的发作。
总之,老年人的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合理用药则是保障老年人健康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用药宣教,提高老年人的用药知识水平,可以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于汶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章仅做科普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健康科普小知识请登录优路教育官网-健康管理师相应频道查看。